第 1 页:单选题 |
第 2 页:多选题 |
第 3 页:计算题 |
第 4 页:综合题 |
第 5 页:阅读理解题 |
第 6 页:单选题答案 |
第 7 页:多选题答案 |
第 8 页:计算题答案 |
第 9 页:综合题答案 |
第 11 页:阅读理解答案 |
五、阅读理解
1、ABC集团公司拥有甲上市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的公司。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1)A公司。A公司系ABC集团财务公司,主要负责ABC集团所属单位和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60亿元。甲公司拥有A公司49%的有表决权股份,ABC集团公司直接拥有A公司51%的有表决权股份。
(2)B公司。B公司是化纤类境内、外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甲公司拥有B公司42%的有表决权股份,为B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拥有B公司18%的有表决权股份,其余为H股及A股的流通股股东。B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5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2名由其他股东委派。B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5人以上(含5人)同意方可实施。
(3)C公司。C公司系境内上市的油品销售类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甲公司拥有C公司28%的有表决权股份,是C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C公司22%、11%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C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C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与第三大股东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
(4)D公司。D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亿元。甲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D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由甲公司委派(含董事长),其余3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D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D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5)E公司。E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80亿元。甲公司对E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E公司董事会由8人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4名。E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2/3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甲公司2011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A公司不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B.B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C.C公司不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D.D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E.E公司不纳入甲公司合并范围
<2>、下列有关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对A公司的投资无控制权,但具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B.甲公司虽然拥有B公司42%的有表决权股份,但是甲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具有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
C.甲公司拥有C公司28%的有表决权股份,由于是C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甲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具有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
D.由于甲公司对D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所以无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
E.虽然甲公司对E公司的出资比例为50%,但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所以有控制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
2、2010年4月2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购买B公司持有的C公司(非上市公司)70%股权的合同。假设A公司与B公司在发生该交易之前没有任何关联方关系。
(1)A公司以银行存款8 000万元为对价,2010年6月30日办理完毕上述相关资产的产权转让手续。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6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3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 700万元。
(2)C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仅有一项资产存在差异,即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 500万元,公允价值9 000万元。
C公司该项固定资产未来仍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3)C公司2010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2010年8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55万元。
(4)A公司2010年9月销售100件产品给C公司,每件售价8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每件成本7.5万元,C公司2010年对外销售60件。
(5)该合并采用应税合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出现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A公司2010年末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抵销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0万元
B.因抵销存货价值中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
C.为C公司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25万元
D.按照权益法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672万元
E.抵销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金额为3 361.5万元
<2>、关于2010年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2010年6月30日为购买日
B.初始投资成本为8 000万元
C.购买日的合并商誉为650万元
D.购买日抵销少数股东权益项目的金额为3 150万元
E.购买日抵销子公司的资本公积为1 500万元
3、20×9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80%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20×9年乙公司从甲公司购进A商品2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甲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0×9年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15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50件。20×9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乙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2×10年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1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2×10年12月31日,乙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甲公司购进的A商品4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24万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20×9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在合并报表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
A.3.75万元
B.2.8万元
C.4.69万元
D.0
<2>、2×10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在合并报表中抵销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金额是( )。
A.10万元
B.12万元
C.14万元
D.11万元
4、正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保公司)2010年1月1日与另一投资者共同组建东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大公司)。正保公司拥有东大公司75%的股份,从2010年开始将东大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1)正保公司2010年6月22日从东大公司购进一栋新办公楼,用于公司行政管理,价款984.6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栋办公楼于当日投入使用。该办公楼出售时在东大公司的账面价值为864万元。
正保公司对该办公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2)正保公司2012年8月15日变卖该办公楼,变卖价款为96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变卖该办公楼时支付清理费用18万元,支付营业税48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编制2011年年末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调整“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为( )。
A.120.6万元
B.75.37万元
C.-75.37万元
D.90.45万元
<2>、编制2012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该办公楼相关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而影响“营业外收入”项目的金额为( )。
A.50.33万元
B.65.33万元
C.75.37万元
D.55.27万元
5、20×8年1月1日,正保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中熙公司80%的股份,能够对中熙公司实施控制。20×8年中熙公司从正保公司购进A商品2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正保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0×8年中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15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50件。20×8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中熙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20×9年中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1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20×9年12月31日,中熙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正保公司购进的A商品4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24万元。假定正保公司和中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正保公司20×8年合并抵消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对“存货”项目的影响金额是25万元
B.对“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影响金额是-10万元
C.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25万元
D.对“所得税费用”项目的影响金额是2.5万元
<2>、下列关于正保公司20×9年合并抵消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抵消期初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存货”项目的影响金额为10万元
B.抵消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存货”项目的影响金额为-2万元
C.调整本期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存货”项目的影响金额为10万元
D.当期抵消分录对“存货”项目的影响金额合计为0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