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审计抽样
1.关于信赖不足风险的特征,以下说法中,恰当的是( )。(教材P140/8.1)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报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答案】D
【解析】选项A描述的是误受风险;选项B描述的是误拒风险;选项C描述的是信赖过度风险。
2.如果注册会计师拟定在审计抽样中对总体进行分层,其主要目的是( )。 (教材P143/8.2)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有效计量抽样风险
C.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重点审计比较重大的项目,并减少样本规模
D.遵循随机原则选取样本
【答案】C
【解析】分层是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目的是降低总体项目的变异性,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教材P143)
3.注册会计师在定义抽样单元时,下列表述中,恰当的有( )。
A.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P151)
B.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P161)
C.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就是指认定层次的错报金额
D.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抽样单元可能是实物项目,也可能是货币单元(P143)
【答案】ABD
【解析】选项A正确, 请见P151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的定义;选项B正确, 请见P161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的定义;选项D正确,请见P143审计抽样中对抽样单元的定义。选项C不正确。
4.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确定样本规模时,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 (教材P155/8.3,表8-4)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率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率
【答案】C
【解析】控制测试的对象是测试控制活动的运行是否有效,控制测试的总体没有变异性。请见教材P145表8-1、教材P155表8-4。
5. 以下对控制测试或细节测试的总体的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 (教材P143/8.2、 P151/8.3)
A.如果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应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控制测试的总体
B.如果测试采购合同授权审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可以将一年中前10个月的控制活动作为控制测试的总体
C.如果测试应付账款的高估,注册会计师应将应付账款清单作为细节测试的总体
D.如果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注册会计师应将后来支付的证明、未付款的发票、供货商的对账单、没有销售发票对应的收货报告,或能提供低估应付账款的审计证据的其他总体作为细节测试的总体
【答案】B
【解析】选项B的不恰当。从总体项目涉及时间来看,如果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做出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期间的所有相关项目,本例中应当将测试的时间截止到财务报表日。
6.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针对存货实施监盘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方法实施抽样。甲公司的存货包含1000笔明细账户,账面总金额为2000000元。
假设A注册会计师选出150个样本项目,在进行测试后发现两个错报,一个是账面金额为100元的明细账户中有50元的高估错报;另一个是在账面金额为2000元的明细账户中有600元的高估错报。A注册会计师利用样本错报的相关信息计算总体错报上限。在误受风险为5%的情况下,泊松分布的MFx分别为:MF0=3.00,MF1=4.75,MF2=6.30。
要求:
(1)针对上述事项,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
(2)根据所计算的错报基本界限,评价总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
【答案】
针对要求(1):
总体错报上限=基本界限+第一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第二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
基本界限=2000000×3.0/150×1=40000(元);
第一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2000000×(4.75-3.0)/150×(50/100)=11666.67(元);
第二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2000000×(6.30-4.75)/150×(600/2000)=6200(元)。
总体错报上限=40000+11666.67+6200=57866.67(元)。
针对要求(2):
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错报上限大于基本界限,即:
57866.67﹥40000
说明所测试的存货总体中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扩大样本规模。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