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制度反腐的铁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反腐靠什么?加强教育、重视干部的个人德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制度,也即权力结构。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制度反腐,必须从权力结构的改革入手,变关猫的牛栏为制度的铁笼,变依靠个人自觉的软约束为依靠刚性制度的硬制衡,才能切实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中纪委制度反腐专家、中国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表示,制度反腐的大幕正缓缓拉开。权力结构改革需要面对两大核心问题:一是过分集中的三权合一(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高度重叠)且无分解的权力结构;二是人事制度上依旧是用等级授职制来代替普选制。制度反腐一旦启动,对于各级领导而言,最大的变化是“权力将不再仅仅是一种乐趣还是一种负担”。
此外,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认为,法律的作用在于科学配置权力、监督权力行使、惩戒权力寻租。结合当前中国实际,如果公共信息公开法、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公示法、预防和处理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法、举报人和证人保护法等能进入立法规划,将极大完善反腐制度建设。(综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东方早报、京华时报、东方网等相关报道)
相关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传递反腐倡廉新信号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专家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令,也为实现“三清”目标绘就了路线图。
从严治党 彰显决心恒心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总书记的这个提法,给《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留下了深刻印象。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纠风力度,李春城等省部级官员相继被免职甚至接受调查。各地也查办了一批腐败堕落官员,人民群众对党惩治腐败充满期待。
黄苇町说,腐败现象短期难以根除,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常”、“长”二字,体现了党对反腐倡廉形势的清醒认识,既宣示了从严治党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也进一步强化全党和全体人民反对腐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