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一位姓盘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地通过发展柑橘种植扶贫,但国家的低息贷款、免费苗木基本都被一些在广东打工多年、具有不错经济条件的人享受了,因为对银行来说,他们更具有还款能力,对扶贫部门来说,他们能让扶贫工作早出成果。
“这样的做法不是要真正帮助那些贫困的人致富,而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村里边很多人都有看法。”这位村民说。
江华县的做法有一定的普遍性。记者采访中发现,扶贫信贷资金投给大户甚至农业企业的不在少数。
重庆三峡库区某县官员给记者提供的信贷扶贫资金项目立项审批表显示,该县实施的10多个项目,贷款对象都是农业企业,扶持项目主要为生猪屠宰深加工、食用菌规模生产、蔬菜加工、种植基地建设等,和贫困户没有直接联系。
当地官员告诉记者,虽然在一些贴息贷款项目中,政府也要求带动一定数量的贫困农户,要求部分种植养殖基地雇用贫困农户务工,但这些企业项目是否真正带动、带动了多少贫困农户,实际难以准确掌握。
“一些利用扶贫贴息贷款发展起来的工业、农业项目与农户的联系并不紧密,缺乏带动千家万户脱贫的机制保障。”一位基层干部直言。
更有甚者,重庆有的区县在扶贫项目审计中发现,部分扶贫贴息贷款并没有真正被用到对口项目上,而是被业主挪用放贷或投资房地产,根本没有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更别说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了。好在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在审计调查中已被查出并及时制止。
“扶贫异化”折射扶贫之艰
扶贫,顾名思义,越贫困的越应该扶持,如今一些地方却出现“扶强难扶弱”的异化现象,让一些贫困群众深感不满,也让关心贫困的人士深为担忧。记者采访了解到,“扶贫异化”背后的原因并不单纯,它更多地折射出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扶贫不如扶富”
对于“扶强难扶弱”,不少基层干部其实有自己的看法。甘肃玉门市柳湖乡党委书记李金明甚至直言:“扶贫不如扶富。”“扶富是扶持贫困村中有思想、有致富能力的农户”,李金明说,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柳湖乡是玉门市的一个移民乡,1390户人家几乎都由岷县迁移而来,是玉门市比较贫穷的一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出头。
杨生平是该乡最早发展日光温室的农户。在政府的支持下,他目前已建起3个大棚。杨生平说,3个大棚年收入5万元没问题。据了解,在杨生平等人的带动下,柳湖乡设施农业发展很快,如今建成的日光温室已经达到了40座,拱棚面积超过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