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经济全球化促使一些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在此次金融危机后开始明显冲击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因此,以经济手段压制新兴国家的崛起,成为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行动的长期动因。
二是“集体取暖”可能使经济全球化面临更加难以打破的坚冰。此次危机中,不少国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集体取暖”。其结果是地区贸易关系与一体化的强化,短期内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却可能使经济全球化面临更高壁垒。
三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产业格局洗牌,成为经济全球化下行的重要原因。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当今世界迫切需要新科技革命牵引走出泥潭。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多网融合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还是以新能源技术和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抑或以电动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领域,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但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奋起直追,使整个产业格局仍处于变动之中,也使发达国家不敢有丝毫放松。激烈的竞争或许是经济全球化下行的重要原因。一旦各方占据比较优势的格局基本确立,经济全球化态势可能重新上扬。
经济全球化:曲折之后或上扬
2012年,在诸多因素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下行的迹象更加明显。但是,作为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会就此止步。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仍然不可忽视。
首先,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金融投资在内的全球性生产关系已稳固建立。正如新华社社长李从军2011年6月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所言,如今世界不再是平的了,它更像一个迅速收缩的鱼缸。
2011年泰国洪灾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从反面表明世界已融合成为一个“全球生产”体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互依赖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伴随着发达国家老龄化社会的普遍到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市场将对发达国家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