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恶性循环
采访中记者看到,乡镇债务已成为制约乡镇发展的桎梏。由于债务严重,有的乡镇重要工作难以开展,甚至连日常运转也需要举债;有的乡镇变卖乡镇房产、汽车等还债;有的乡镇没有办公室和住宿地点,只能借学校民房维持工作。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公务员队伍稳定。一位乡镇干部说,自己的收入还比不上泥瓦工。因为待遇低、工资拖欠,还有干部或进厂兼职打工,或开小店帮补家用开支,或到私立学校代课。
在河北等中西部地区,有的乡镇因债主催债或起诉,而被称为“老赖政府”;有的乡镇因欠了工程承包人的校舍工程款,遭遇债主堵门。以上种种,不仅破坏了基层政府形象,也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
在高负债下,一些乡镇要维持正常运作只能依赖“化缘财政”,但“化缘”而来的资金因为不是制度化的财政安排,无法实现有效监管,易滋生贪腐。
有乡镇党委书记向记者坦言,为弥补运转资金缺口,他们曾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条件,事先向客商拿一部分钱,以解燃眉之急。有时还会向当地老板、个人拆借,甚至自掏腰包“填窟隆”。这些借债行为也欠下了许多“人情债”,易导致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
有的乡镇则转向土地财政。虽然明知有违科学发展观,但乡镇领导急于完成任务或取得政绩,未经详细考量便卖掉土地。采访中,有乡镇干部表示,已尝到了土地财政的苦果。当初为还债卖地,虽然缓解了一时之需,但现在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却没了土地资源,经济运行陷入困境。
三把“铁锁”管好乡镇债务
超负荷举债已引起部分乡镇警觉,记者采访中,多方人士建议,为防范乡镇债务恶化,应用问责、预算、体制三把“铁锁”管好锁紧乡镇债务。
债务危机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政府缺乏严格的预算制度。乡镇财政支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党委书记个人的意志。缺乏有效预算,就出现了有钱随便花、没钱随便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