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监控权力风险点
为了“廉洁办世博”,上海市曾探索将信息技术融入工程项目、特许商品经营、票务合同等管理,将监督关口前移;为了廉洁援疆、廉洁兴疆,援受双方充分依托电子监察系统,对援疆资金和项目实时动态监控……这些“时髦”的做法,是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在监督方法上的有益探索。
科技手段使更加严格的制度反腐具备了可操作的基础。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倪星认为,当前,由于户口、房产、投资等个人信息分属不同部门掌握,导致了个人信息碎片化和“数据孤岛”的形成。这给相关部门挖掘线索、查办腐败案件带来了一定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地方引入智能化信息技术,在腐败问题易发高发的风险点上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并尝试建设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
据悉,广州市开发的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行政执法行为涉及的9个方面共16个高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控、在线监察,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另外,当地纪检部门整合公安、工商、国土房管、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着手建设预防腐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比对筛查功能寻找反腐线索。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认为,现代科技手段具有程序性、公开性的特征,与预防腐败的制度相结合,能够发挥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通过“制度+科技”的这种新型反腐方式,以前许多看不见的隐性权力变得可控、可查、可纠,压缩了权力滥用的空间。
在广州、温州等地,政府部门还为公务车安装了GPS监管系统,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但是我们注意到,这项改革在取得一定突破和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社会质疑。倪星等专家认为,广州等地安装GPS监管系统一年多来,几乎从未公布过检测数据,也没有第三方机构对此进行核查监督,科技反腐还需要更多的制度规范。
形成监督合力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必须首先让权力公开,必须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使监督覆盖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在落实预防腐败制度建设中,近年来福建省探索按照“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运行公开、行使依法、监督到位”原则突破难点,坚持依法梳理审核全省各级机关行政审批、处罚、许可、强制、确认等行政职权,从严规范行政裁量权,公开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
在完成浩大的清权、确权工作量基础上,福建省坚决落实亮权、督权;福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和效能建设机构,不断加强对执行裁量标准、落实相关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裁量标准是否适当、配套制度是否及时跟进,适时组织评估校正。这些工作都保障了亮权、督权工作的有效开展。
据悉,通过公开规范权力运行等制度建设,福建各级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空间大大压缩,同时全省绝大多数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40%以上,提前办结率达90%以上,这些都起到了有效防控权力滥用造成的廉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