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改革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把上任后的首次考察安排在了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并且宣示改革“要有新开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决心与民间的改革期盼相汇合,形成一股强大的改革推动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半月谈网举办了“我心中的改革期盼”大型调查。针对百姓关注的八大改革热点,编辑部组织多路记者,采访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请他们对民众的改革期盼予以回应。
老百姓的期盼、代表委员的回应,已经形成共识: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乃至每个公民,大家都应该是改革的参与者,让我们手挽手共推中国改革向前进!
在半月谈的问卷调查中,住房问题在百姓关注的八大改革热点中位居第二。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保障房将迎来交付和入住高峰,保障房的加快入市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对此,接受采访的两会代表委员认为,保障房的公平分配与科学管理比建设更难,保障房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政策制定者、执行者都是新生事物,应以改革的思路去探索并完善保障房制度。
保障房建设要防止结构失衡
与保障房建设快速推进相对应的是,部分省市保障房出现闲置现象。来自审计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河北、内蒙古、重庆等18个省(区、市)被审计的66个市县中,32个市县的1.46万套保障性住房闲置半年以上。如果大量保障房处于闲置状态,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公共资源浪费,甚至可能使得我国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受到置疑。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杨宜新认为,住房问题涉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城市新群体、农民群众这三个方面,共性问题是供给不足,内容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概括讲,就是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质量不高,城市新群体住房不足,农村住房配套设施不全。
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基点是推进城镇化,根本途径是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方法是城乡统筹。政府要有改革的勇气,要敢于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高效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和城市资金,依靠创新形成制度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采取中央定规模、然后层层向下分解的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和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差异,形成最需要保障性住房的一些城市建设规模和可供房源不足、而不太需要保障性住房的城市有过量配置。
而且,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人们的居住习惯和居住要求,搞“一刀切”,导致有些地方(特别是县级城市)保障性住房适应性不足和闲置。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鸿铭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和参与保障房制度的设计与规划。他认为,保障房建设中最大的风险应是结构性失衡,由于缺乏基础数据,各地对各种保障房的需求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算,就会出现某类保障过剩,某类保障不足。
因此,即便是总量达标,仍然无法满足保障需求。另外,保障房大多落实在偏远郊区,交通、购物、就业、教育等配套跟不上去,必然造成供应与需求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