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持续不断的网络反腐到气氛热烈的网络问政,从暴风雨中的微博救援到“八项规定”出台后的网民齐赞……借助于网络、微博等新载体,人们介入各类热点事件的速度提升,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高涨,影响公共决策的能力提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也选择将网络调研作为了解民生、反映民情的重要手段。
大众麦克风时代来临,需要注重网络舆情
全国人大代表王亚非是有名的微博控,如今已有180多万名“粉丝”。2011年参加全国两会时,他发出了首条微博:“过几天我将去参加全国两会,如有提议或议题望交流,以便及时准确反映民意。”一经发出,就受到很多网民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回应。
“微博很真实,大家掏心掏肺说真话,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微博也很方便,三言两语,摘书转信,有感即发,即时分享。”王亚非代表说,他已经习惯每天用微博记录零星的思考,与“粉丝”互动,收集民间意见,汲取大家的智慧。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为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人数的2/3。
“移动互联和微博等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到来,公众话语权实现了空前普及。”全国人大代表钱念孙表示,网民每天通过微博、论坛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议论时事、针砭社会、评议政府。这种网络舆情“井喷”的现象是公民意识觉醒的标志,体现了公众对于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社会决策体系的参与热情,也是对传统媒体反映民意的有益补充,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新渠道。
“从网络反腐到网民对于劳教制度、医改问题、环保现状的热议,无不体现出老百姓的公民责任意识在增强,对于社会发展的关注度在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言论尺度在放宽。”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告诉半月谈记者。
运用网络调研成为了解民意的一大途径
第一次担任湖南省人大代表的伟特家私董事长李伟康认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必须充分听取民意,通过网络向网友征求意见和建议,并且利用网络问卷进行调研,这是一个好办法。网络上人才济济,可以成为代表们的“智囊团”。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特有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钱念孙代表表示,已经有很多政府部门主动开放网络平台、开通微博,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表明了政府在其执政过程中开放和民主的态度,以及努力建立与民情民意良性互动的决心。
湖南省人大代表、双峰县县长杨维几乎每天都上网,他还经常邀请网友们见面,听他们来“挑刺”。网友们提了一大堆问题,涉及交通、教育、干部作风等多个领域。作为一名基层政府官员,杨维认为:“执政者的心要跟着网络一起敞开,去容纳、去包容,在利用网络汇集民智的同时,也要维护好这个最便利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