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这不仅是我国财政赤字连续3年降低后首次扩增,更是创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赤字纪录。在欧美国家受困于“减赤”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这次财政赤字扩增是否带来相应的财政风险?政府在举债的同时又该如何花钱?要保障财政支出高效、避免浪费还需从哪些方面着力呢?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解读了财政赤字扩增带来的一系列疑问。
财政状况? 总体健康!
我国的财政赤字规模2008年还只有400亿元,但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的赤字激增到9500亿元,赤字率(财政赤字与GDP的百分比)达2.83%。
此后3年,我国赤字规模缓降,赤字率也持续降低。2010年至2012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分别是1万亿元、8500亿元、8000亿元,赤字率依次为2.48%、1.80%、1.56%。
根据预算报告安排,2013年全国财政收支差额将达到1.2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比2012年增加30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比2012年增加1000亿元。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2013年的赤字还是比较谨慎的,2012年财政赤字达到8000亿元,但前提是收入中还调入了2700亿元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也就是说剔除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去年的收支差额为1.07万亿元。
而2013年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能调入的规模仅为1000亿元,即剔除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支差额为1.3万亿元。从年度收支差额占GDP的比率来看,实际上今年与去年的水平是基本保持了一致的。
我们可以参考《欧洲联盟条约》来看,国际上通常认同两个指标来评价一国财政风险:一个是赤字率,即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另一个是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
针对上面介绍的两项指标,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对记者表示,第一项指标,2012年我国GDP规模达到了51.9万亿元,今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长7.5%计算,总量将接近56万亿元,1.2万亿元的赤字规模占GDP的比重在2%左右,低于3%的国际“警戒线”,也远低于欧美国家5%的赤字率。
对于第二项指标,今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为91208.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不到20%,离60%的“警戒线”还相差很远。所以,虽然今年赤字绝对量增加较多,但总体看,我国财政风险仍在可控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