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到底
月入6000元仍“考碗”
就业已两年的张同学也是“考碗族”之一,201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的他毕业后顺利进入了IT业,工作地就在昆明市,月薪近6000元。这样的待遇让身边的同学羡慕不已。
面对“为何还要跻身考碗族?”的提问,张同学表示身在IT行业,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掌握技能,否则就会被淘汰,工作越久,他越感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捉襟见肘。另外,工作高负荷运转,时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甚至要通宵达旦。他担心40岁以后身体还能否吃得消,工作的劳累和枯燥让他对未来充满忧虑。
“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我开始思索,未来该何去何从?”张同学坦言,自己虽然薪水高,但没有幸福感。相比之下,他觉得公务员是幸福感最高的职业,工作稳定,待遇不高也没关系,生活简单开心就够了。“我羡慕不用熬夜,不用时常加班的工作。”
对大多数考生而言,他们只是“考碗”大军的群众演员,而最终能考上者终究寥寥可数。2011年大学毕业的王景怡便是“考碗大军”中的一员。两次“考碗”失败,为了排除外界的干扰,她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闭门苦读,全力应对公务员考试。为节省开支,房子是与其他人合租的,水电费除外,每月要分担600元房租。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有家庭的背负,亲人的嘱托,以及自己的梦想。” 王景怡说,父母从小就给她灌输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她深知农民的艰苦,她希望自己能考上公务员,为父母增添“荣耀”。
“如果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很难体会到失败的沮丧与难过。” 经历3次公考失败的杨伊在今年公务员报名交费的最后一天毅然坚决放弃。他说,理智战胜了自己,多次失败后让他懂得必需放下架子面对现实,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现有的工作上。“有很多可以尝试的领域,同样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 杨伊如释重负地说。
一位参加了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媒体讲述这么一件事:他的企业新招入一批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一位工作比较出色,因此企业想将其作为骨干重点培养,所以企业开出了丰厚的年薪,远远高于同地区公务员待遇,充分体现了企业重视人才,拴心留人的决心。然而,有一次,他在办公室巡查时竟然发现这位大学毕业生在看公务员考试的书。该人大代表感慨:“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不知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2012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的季同学为自己就业的事左右为难。父亲经商,母亲从医,自小家境优越,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就业的路早被父母规划好了。季同学很想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但母亲苦劝她最好能考专业对口的卫生局公务员,父亲也在一边支持母亲的观点,声称毕业后暂时没工作不要紧,女孩子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最要紧。季同学说,毕业这一年间自己一直在家里“啃老”,父母每天督促自己看考公务员的书籍,希望自己考上公务员,将来从政。
专家建言
多渠道培育新人才
“有些家庭教育透露出对公权力的崇拜与神往,有权就有势,有名就有利,什么事都好办了。这是一种教育导向误区。”四川大学博士后李建龙认为,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过去十几年,学校与家庭对孩子自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让大量的孩子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另外,“中国制造式”的大学教育,也类似于批量生产的流水线,让大批量毕业生如同流水线生产下来的“产品”,无法应对与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社会发展需求各类创新型优秀人才前景十分广阔。“千人争一岗” 折射出了“学生难就业”与当前社会发展中“企业缺人才”两个现状的不平衡。李建龙说,如何打破这种僵局,保障社会人才的正常流向,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3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上,巴黎理工大学助理教授Raicho Bojilov展示他《职业选择和经济创新》研究成果时表述:在中国,非常有才能的这部分人,他们往往不愿意成为企业家,他们希望从政。在美国,有才能的人更愿意成为企业家,这跟国情、选择人才的机制有关系。对此,云南社会科学院刘欢博士认为,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拓展多种就业平台,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尤为重要,政府应从这方面着手,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扶持政策和拓展空间。另外,值得提醒的是,目前公务员并非“万事无忧”,工作也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轻松,年轻人更应加强自我认知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走出这一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