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布公告称,北京将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6个职位为市科委、交通委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3家政府部门的高级主管,年薪不低于20万元。双方将签合同、上社保,首批聘期为2年至3年,绩效考核不合格可被解聘(6月4日《京华时报》)。
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推进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大众对此是有期待的:将公务员的“铁饭碗”变为“瓷饭碗”,让他们拥有危机意识,进一步改变当下政府机关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行政体制效能问题。但一个“20万”如果内容不“瓷实”,或许会把人们对聘任制公务员的美好设想砸个粉碎。
北京目前公务员薪酬体系有一种“3、5、8、1”的说法,即按照科级、处级、局级、部级顺序,年薪以万为单位上升。曾有官员表示,聘任制公务员的薪水“将四倍于一名处长的工资”。
那么,笔者不禁想问:聘任制公务员凭什么值20万?
官方解释一是“这些职位凸显的专业性和极高的技术要求”。根据招聘公告,“六个岗位中有的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历,有的要求相关专业全日制博士学位,有的要求良好的外语交流沟通能力,还有的要求熟悉我国和国外的科技、政策法规等发展动态”。但就笔者查看历年的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这些都属于“常见条件”,远及不上“人才引进”的条件苛刻。
官方解释二是“综合考虑市场同类人员工资水平和本单位其他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及调整情况等因素”。
公务员工资要不要市场化的争论由来已久,按照公务员法,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依法推动实施,但相关配套规定,目前似乎还缺乏。如何考核工作绩效?这20万的高薪要不要纳税?解不解决户口?有没有分房等福利?
同时,这个20万可能让很多人不服气不高兴。一是“同工不同酬”,或许会让少数人以“收入低”为由,更加依赖灰色收入乃至贪污腐败所得;二是公务员薪酬体系的不透明一直被公众诟病,如今再加上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高薪,社会反感度会只升不降。
事实上,回到问题的本质是,聘任制公务员是为了解决什么核心问题:如此高薪显然是为了吸引高端人才,这与社会公众“解决行政效能低下”的期待是有差距的。
在笔者看来,行政机关的本质是服务,而非研究学术,专业性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购买专业服务或者人才引进来解决,而非高薪不可。这也就是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聘任制公务员还处在试验改革期,涉及到薪酬体系时有关部门还应当全方位推进配套制度建设。不然公众的担忧和质疑,会将改革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