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国考一如既往地火热进行,截至22日10:00,已经61万名考生通过审核,仍有376个职位无人报考。
当媒体和公众将关注度放在那些动辄几百人竞争一个公务员席位的“热闹”中时,却容易遗忘这些无人报考的公务员职位,从逻辑推理来说,越是无人报考的公务员职位,其实对于政府部门日常运转越重要。因为工作总需要有人去做,376个无人报考的公务员职位,意味着376个公共服务岗位出现了空白,如果不加以弥补其空缺,就会给政府运转乃至民众所需公共服务带来严重影响。
376个无人报考的公务员职位,多是地区偏远条件较差或者对考生要求较为严格。地区偏远条件较差,所以无人问津,从考生个体理性出发,是非常正常的选择,人总是要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职位,带来更多切身利益的职位,但对于政府而言,公务员国考中的“挑肥拣瘦”现象长期存在,必然会导致公共服务某个环节的缺位。更需要反思的是,考生们对公务员国考的功利性选择,是否会在未来成为公务员后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价值导向。可以说,每年公务员考试中,部分公务员职位无人报考的现象一日不消失,公务员热中有冷的背后成因,就需要政府进行全面检视。
而对于考生要求较为严格,导致无人报考,有关部门同样需要反思,是否制定的标准过高。如中国地震局“发展与财务司投资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个职位要求考生为固体地球物理专业,仅限博士以上学历报考,并且要求有五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与发展与财务司投资处的日常工作之间,究竟有多少联系,是否隐含着过度追求高学历标签的现象,也令人感到困惑。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是否存在某些职位设置过高门槛,或者“奇特”门槛,而幕后则存在猫腻的现象?近年来,某些地区公务员招聘,联系曝光出存在内幕交易、为照顾某人量身定做的事件。在级别更高的公务员国考中,要避免类似现象,有关部门就有必要对这些门槛设置较高而导致无人报考的职位,尤其是类似于中国地震局投资处招考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的职位,具体列明招考原因,面体现招考的公开透明,为民众解开疑惑。
我所好奇的是,如果376个职位最终无人报考,相关部门该如何应对。是通过这些年来盛行的招聘制公务员途径来解决?还是干脆让这些职位“空转”?如果职位“空转”导致部门运转不畅,就说明相关部门对于日常工作的不重视,反之部门运转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则反映出这些职位并非必需,相关部门应当反思其可能存在的冗员和日常运行效率低下问题。
至于通过招聘制公务员来解决问题,也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以后公务员职位无人报考,统统用这种办法来应付,不也正说明,在所谓编制内公务员和招聘制公务员之间,有着明显的内外之别。招聘制公务员岗位,有人愿意报考,并且能负责其工作,而编制内公务员享受着更多的福利,还可以挑肥拣瘦,就没人愿意去做这些油水少、脏苦累的工作,当初对招聘制公务员所期待的鲶鱼效应,却反向助推着编制内公务员的养尊处优,反正挑剩下来的岗位,都由招聘制公务员去干,那么招聘制公务员给政府的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弊大于利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