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判断题 |
第 3 页:单选题 |
第 6 页:多选题 |
第 9 页:参考答案 |
一、判断题(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涂A或全涂B不给分。每小题0.5分,共20分)
1、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是为公安队伍提供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保障的专门工作。( )
2、服务人民的要点是:热爱人民,甘当公仆,爱憎分明,除害安良。( )
3、《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
4、机关团体保卫工作是为确保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访的重要外宾,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机关以及重大活动的安全所进行的警戒、保卫工作。( )
5、任何人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都应受到处罚。( )
6、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法制工作实现的。( )
7、对数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并罚时,拘留期限不可以超过15日。( )
8、社会监督是来自公安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
9、在监视居住期阆,视情况可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
10、刑事司法工作主要是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一系列工作。( )
11、 监视居住的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
12、 秉公执法的要点是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严禁逼供,不枉不纵。( )
13、 需要查询或者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时,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发出书面通知。( )
14、 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
15、 法制部门是公安机关内部的领导部门。( )
16、 当宽则宽。当严则严。有从宽情节的,一定要从宽;有从严情节的,一定要从严,否则就会失去政策的威力。( )
17、 公安工作的成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向素质要警力”,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警察的共识。( )
18、 公共秩序管理工作主要指对人群聚集或进行公众活动的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的管理工作。( )
19、 故意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
20、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责任性,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