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公安基础知识 > 复习指导 > 国家 > 正文

2020国考公安基础知识: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情况汇总

来源:考试吧 2019-5-17 9:39:18 要考试,上考试吧! 公务员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20国考公安基础知识: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情况汇总”,更多关于招警考试复习指导,请访问考试吧招警考试网。

  >>>点击查看更多公安基础知识

  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今天我们就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情况进行重点学习记忆。

  一、警械概念

  条例所称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

  约束性警械:手铐、脚镣、警绳、约束带等。

  制服性(驱逐性)警械: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

  二、警械使用原则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三、约束性警械使用情形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

  (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四、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使用情形

  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

  (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

  (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

  (六)袭击人民警察的;

  (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五、易错考点记忆

  特种防暴枪虽然有“枪”字,但实际上属于驱逐性警械。

  约束性警械、制服性警械的使用情况区分。

  【考题巩固】(单选)对于非法举行集会与游行、袭击人民警察的,经( )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A.警告 B.训诫 C.盘问 D.劝阻

  【答案】A。解析: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故本题选A。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公考通关
获取2020国考报名时间
获取2020年国考职位表
获取2020国考最新资讯
获取历年公考真题试卷

公务员万题库下载微信搜"万题库公务员考试"

  相关推荐:

  公务员行测综合指导 | 行测言语理解 | 行测数量关系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 | 行测综合题型 | 行测资料分析

  公务员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指导 | 经验技巧

  历年国考真题答案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责编:wangyan2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