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军转干部的一个焦点问题,总怕顾此失彼。
首先,明确一个大前提,能双方都照顾到当然更好,多一个人帮你,总比多一个人害你,要好多了吧。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部门在转业安置过程中的权力范围就很好选择了。军转部门,是转业安置工作的协调部门(注意,这不是几年前了,以前是指令性安置,它权力很大,现在是指导性安置,它只是一个协调机构)。如此定性,各位老转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很多军转干部包括部队领导还把希望吊在军转部门,这是战略性错误。我有朋友在省某厅人事处呆了多年,他知道,军转部门去其他部门协调安置工作,也是求人啊。
当然,军转部门也不是没有优势。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灵通,协调回旋余地大。一个市两三千转业干部,地方部门又认识几个转业干部,每年能找到关系与地方部门管用的一把手直接接上头的,比例不大,所以军转部门的优势就出来了。他可以向部门推荐,他非常清楚各单位安置指标,能够经常收到各单位的用人需求。张为臻指出,寻求军转部门,特指是军转部门确实愿意帮你的,安置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东窗不亮西窗亮。但你若想通过它指定安置到某个强势部门,如海关、税务等可能性极小(如名额多,它可以强行“搭车”一个两个,其他可能性不大)。
你若找到接收单位,一把手一般能搞定。但这也有个弊端,就是回旋余地不大。因为每个单位名额有限。你找到一把手,但若还有比一把手还大的人打招呼,你可能就成了牺牲品。此时,你再回头找其他部门,就晚了。每年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中公教育集团军转干事业部总监张为臻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普遍撒网,重点培养。可以接收单位、军转部门双管齐下,可以多个接收单位同时启动。不一定花钱,可以挂个号(挂号时,一定要让接收单位感到他们是你渴望去的唯一单位,不能让他知道只是候补,否则等于没挂号一样)。挂了号,以后万一有什么情况,掉头就好办多了。
当你没有任何关系,如何!作争取最可能的好单位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过于好高骛远。张为臻指出,面对这个问题,也不要悲观,因为每年能找到关系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可作为的空间还很大,悲观失望也没有用。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向好的方向努力。我必须把住几个环节:一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比如,要多跑多看多听。二是要准确把握时机。笨鸟先飞。要清楚整个转业尤其是本地安置程度,先人一步。比如,在本地军转会议召开后,就要先人一步,去送自荐书,在考试结束后,就要先人一步,与用人单位接触,让他得知你考试情况,等等。三是要充分展示自己多方面能力。争取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