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 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民族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 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结束 了延续几千年的少数人占有文化资源的局面,使得广大民众真正享有了文化权利,我国文化事业空前 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 求,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舆论引导能 力显著增强,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及相关产 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明确非 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全社会所 重视。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在世界 上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我国文 化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r大对外开放的形势 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品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 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只有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 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 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一 系列明确要求。比如,200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进行第7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 体制。”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以体制机制 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 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 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 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 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 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加强文化市场 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 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 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 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 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 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 息资源共享工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是:
1.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保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2.抓好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 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3.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 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 化产业格局。
4.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 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
5.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 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 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 开放格局。
6.抓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 质较高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 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二是要提髙网 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 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 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 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 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四是要倡导文明 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 家园。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 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 文化信息安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加强规划、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充实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信息产业发 展与网络文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把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要求贯彻到网络技术、产业、内容、 安全等各个方面。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扶持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积 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要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 队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 平和驾驭能力,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四、关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先进文化来支撑。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 化建设的意见》,增加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加大文化资源向农
村的倾斜,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这包括:
1.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欠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和农村危旧公共文 化设施的改造,实施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逐步 改变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
2.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逐步增加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
3.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纳人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 管理责任制,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所需经费纳 入政府财政预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