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形态是标志社会存在和发展基本类型的范畴。
一、资本的循环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就叫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顺次经历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
(3)销售阶段,即资本家把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
其中第一、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态
产业资本具有三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者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三种职能:
(1)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3)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它原来的形式。这样,产业资本就有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式可以表示为:
G—W…P…—W'—G'·G—W…P…W'—G'·G—W…
其中的G-G'是货币资本循环;P…P是生产资本循环;W'…W'是商品资本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周转的核心问题是资本周转速度,因为资本周转速度直接关系着剩余价值的多少。资本周转越快,剩余价值获得就越多,反之亦然。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一次周转的时间);其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的构成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方面考察。资本周转时间,就是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即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重新回到原来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么,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n=U/u。
资本的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价值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短,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多,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周转时间越长,一年内周转次数就越少,周转速度就越慢。
(二)生产资本
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固定资本的周转快慢,是与固定资本的磨损相联系的。固定资本的磨损可分为物质磨损与精神磨损两种。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是预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影响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第一,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与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一,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预付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预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般意味着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因而一定量的可变资本一年之内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资本周转速度、特别是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化。
第二,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