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1、劳动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劳动是一个现存的、既定的范畴或概念,只要加以运用就可以了。因此,古典经济学没有研究“劳动”的内涵,而是从“劳动”的概念出发,研究劳动的功能和作用,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与古典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详细地研究了“劳动”的内涵。他认为:第一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处于自然属性上的“劳动”即具体劳动,而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即抽象劳动。第二劳动不同于劳动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耗过程。他说:“谁谈劳动能力并不就是谈劳动,正像谈消化能力并不是谈消化一样。”马克思认为,李嘉图学派由于不能将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来,从而无法科学理论上的矛盾,以致最后不得不解体。
2、劳动力
劳动力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劳动者总和。这三种含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第一种含义的劳动力是后两种含义的劳动力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劳动力作了如下阐释:“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3、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劳动力市场就是指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领域中,按照市场规律,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对劳动力的流动进行合理引导,从而实现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的机构。
(二)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有着明显的共性,具有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特性。由于劳动力商品是由成千上万异质的劳动者组合的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区别与其它生产要素市场,又存在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1、劳动力市场的共性
劳动力市场具有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特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市场性——劳动力市场也遵循市场的一般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
开放性——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体系处于相互联系和作用之中,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并做出反应。这种开放性要求我国劳动力市场打破那种行政分割的局面,也要求劳动力流动打破各种束缚和界限;
竞争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的市场必定是个竞争性市场,劳动者之间竞争好的单位和岗位,用人单位之间竞争素质高的劳动者,双方相互选择,优胜劣汰;
层次性——劳动力市场由于地区、行业、部门或所有制不同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层次可分性;
规范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与运行同样要法制化,要有规范市场行为的准则,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行。
2、劳动力市场的个性:
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关系一直延续到雇佣期限结束才终止。一般的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双方的关系只发生在交易过程。交易一结束,双方关系就终止。而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生产过程中,只有到雇佣期限结束时才终止。并且。“买方”和“卖方”既无随意处置权,“卖方”对“买方”也没有依附,而是由责任和合约制约双方的行为。
作为交易价格的工资,不再是劳动力市场主要因素。对一般生产要素市场来说,市场交易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而在劳动力上,由于劳动力市场附着于劳动者身上,劳动力效用的发挥必须依靠劳动者自身来实现。于是在雇佣交易中价格外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环境、伤害风险、管理者个性和工时弹性等,也显得很重要。并且可能成为主要决定因素。尤其在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已处于不太重要的地位。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不能用于储存。任何形式的劳动力储存的结果都是一种浪费,再也得不到劳动力的效用。
劳动力市场上,必须有大量的法规和法制。在其它生产要素市场上,不存在影响和制约市场交易关系的机构和法规。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则必须有大量的维护市场运行、影响雇佣关系的机构和法规。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供需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舆论等社会力量的影响和法规的制约。
(三)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供求双方(即当事人)的行为及其动机如何,构成了劳动力市场运作最基本的规定。劳动力市场运作对劳动力供求双方行为及动机的基本规定是:
第一,对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来说,转让劳动力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劳动力的供给者只有通过劳动力的交换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他必须是一个具有理性行为的自由人。所谓“理性行为”,即劳动力供给者普遍具有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的动机。这种动机支配着劳动力供给行为;所谓“自由人”,即劳动力的供给者对其劳动力具有自由的转让权,没有任何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全社会劳动者都可以在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受劳动力价格杠杆的支配;劳动力价格既反映劳动力供求,又调解劳动力供求,不存在着超经济的人为障碍。
第二,劳动力需求者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人。所谓“经济人”,是指厂商以寻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动机,这个经营动机,决定着厂商劳动力需求的行为;所谓“独立自主”,意指厂商作为独立的法人,它能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不受任何经济力量的敢于,而自主决定其劳动力需求。显而易见,只有劳动力供求双方作为“理性的自由人”和“独立的经济人”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才能发生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即买卖的行为。如果上述两个基本条件不存在,以契约为基础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就不可能发生,劳动力市场就不复存在。
第三,劳动力供求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俗称合同、合约、协议。
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二十多年里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完成,现在已初具规模。
1、传统的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
传统体制对劳动力的资源配置采取的是有计划的行政配置方式,在这种配置方式下,劳动力就业由中央计划部门统一包下来,劳动力攻供给和需求主体双方没有自由选择权,而且,劳动者一旦就业就不会失业,也很少在不同部门、地区之间发生流动。为了保证这样的配置方式能够有效运作,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等一些列经济和社会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体制转轨中新型劳动关系的确立推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经济机制的转换,其直接效应是对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触动与调整。其中作为经济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关系在体制转轨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打破国有企业原来的“固定工”制度,向更彻底的全员劳动合同制转变。允许国有企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大批分流富余人员,即政府放弃了长期以来要求国企安排就业人员的政策,归还了企业的用工自主权。下岗使得原有的国家与职工之间社会契约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职工所享有的终身保障的就业制度已不复存在,相应的福利待遇、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也开始调整。其次,在国有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实行“抓大放小”战略之时,非国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营企业利用其体制外的优势,直接从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员工,自主确定员工报酬水平,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形成。
3、现代劳动市场的发展
劳动力市场加速发展,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变;劳动力供求失衡,劳资利益冲突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存在,劳动关系存在潜在危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