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开放经济 |
第 4 页:国际贸易 |
第 7 页:国际金融 |
第二节 国际贸易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开展国际贸易、实现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在当前我国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开放质量,逐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尤为重要,特别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优势。
(一)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学说。
比较优势学说是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成立的条件是两个国家都必须具有各自的绝对优势,方能进行国际贸易,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发达国家应当将更多的经济资源集中在高效率的生产部门,减少或放弃那些虽然比落后国家效率高,但在本国却是效率较低的生产部门;而落后国家减少或放弃那些效率最低的部门,将经济资源更多地集中到那些虽然比发达国家落后,但在本国却是效率较高的生产部门。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产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比较优势最大、利益最大或成本较低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这样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但前提是完全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对国家或地区进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努力发挥本国、本地区、本企业比较优势的同时,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竞争力大或强的企业或国家才有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独特的,可以说竞争优势是一种特质。只要竞争者在某些方面具有某种特质,它就具有某种竞争优势,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品牌。而国家是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做的战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
一国的竞争优势源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六要素综合的结果。基中任何亮相要素都是相关联的。这六个关键要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产业或者产
业环节能否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1)生产要素通常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前者是被动继承的,后者是通过人力和资本的持续投资获得的。初级生产崾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与半技术工人、融资等;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期,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逐渐减弱,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不断加强。
(2)需求条件是产业崛起的基础和动力,提供企业发展、持续投资与创新的动力。重要的需求条件主要包括国内市场的性质,客户的需求形态,国内市场的大小和速度,国内市场需求转化为国际市场的能力。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潜在的比较优势通常是因为它的相关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相关产业的表现会因为扩散效应和提携效应带动上.下游的创新和国际化,当上游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时,下游可能因为上游而在成本、效率、反应速度上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不同,国家环境会影响企业的管理和竞争形式。推行企业走国家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土竞争者的压力或者市场推力,还有管理者的态度、政府政策等,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产业获取竞争优势。
(5)机会角色是产业崛起的重要催化剂。机会会打破原来的状态,促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升级,提供一国超越另一国企业的机会。可能形成机会、影响产业竞争的情况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传统技术出现断层、生产成本提高、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剧增、外国政府重大决策等。
(6)政府角色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的行为最可能影响到其他几个要素,政府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可能影响供给及需求,教育发展可以改变生产要素,政府的保护收购更可能刺激相关产业兴起。
(三)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一方面要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新优势。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顺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和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我国在初级生产要素上仍然具备优势,但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来说,首要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优势在逐渐缩小。资源要素优势也在弱化,传统的资源与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要远高于发达国家,对资源的依赖降低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投入、高耗能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也消耗了未来的发展潜力,付出了环境污染的代价。
与此同时,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提高了,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要获得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凭借高级生产要素,以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教育的发展促进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出现明显改善,中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已经有了相当的提升,产业结构也正在朝着高级化方向发展。
二、贸易平衡
(一)进口与出口的定义
进口,指购买本国没有的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或消费所需的原材料,目的是获得更低成本的生产投入。进口贸易是指把外国商品输入到本国的一种贸易活动。
与之相对应的,出口是指向外国提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或消费所需的原材料,目的是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出口贸埸是指把本国商品输出到外国的一种贸易活动。
(二)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就会产生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眨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
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就会产生贸易逆差。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进口贸易总值入于出口贸易总值,俗称“入超”,或“贸易赤字”。贸易逆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表明一国的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弱,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贸易顺差大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同样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这意味着:
(1)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
(2)长期的贸易顺差会引起本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摩擦,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
(3)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本国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
(4)大量外汇盈余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
一国政府当局同样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长期的巨额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都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贸易平衡
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呗易逆差都属于贸易不平衡,贸易不平衡是由过高估价的进口国货币和过低估价的出口国货币所推动的,因此,这种不平衡的单向流动贸易可能由于两种结果而结束:一种是出口国耗尽了它的资源,难以继续;另一种是进口国的贸易赤字水平已经达到过高的程度,出口国不愿意再接受进口国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