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
第 2 页: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第 3 页:第三节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
第 4 页:第四节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 |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确立、发展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的早期资本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从18世纪下半叶到l9世纪70年代的自由资本主义。
第三个阶段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垄断资本主义。
第四个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的当代资本主义。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出现了新的飞跃,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有:
(1)面对垄断集团空前剧烈的竞争和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担当起了总资本家的责任,直接负责调节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2)面对空前规模的生产力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在全球的生产和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3)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政策,让工人持有企业部分股票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扩大工人享受的各种政治民主权利,推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
(4)面对汹涌澎湃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全部瓦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殖民地的直接政治统治,转而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规则,通过资本输出、技术垄断和国际贸易等,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作为比封建社会更高的社会形态,在人类发展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1)它从封建主义桎梏下解放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由手工劳动时代跃进到工业生产时代,又由工业化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社会的总和。
(2)它使社会经济由落后的自然经济跃升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开拓了广阔的世界市场。
(3)它打破了地区分割和民族壁垒,把封闭型的社会变成了开放型的社会,使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变为世界性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真正成为世界历史。
(4)它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及天然的等级、特权制度,在人类历史上大踏步地推进了民主制度的发展和人类的解放进程。
(5)它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科学反对愚昧,推动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把人类文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从根本上讲,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日益社会化之间的固有矛盾。
第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第二,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第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第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科技、军事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有关经济组织,抢占市场,转嫁危机,掠夺和廉价地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变。它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不平衡和不适应的自我调节,只是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进行,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无法克服。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无疑将作出进一步的调节和干预来缓解矛盾和危机。但只要这种调节和干预还是在私有制的框架内进行,那么,它的作用就必定是有限的。
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超出了苏联一国范围,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进行了战后的经济恢复,并陆续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许多国家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不同程度地照搬了苏联的经验和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政治、文化的高度集中,具体表现为:经济上的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部门的垂直行政管理;政治上的权力高度集中,强调人治而轻视法治,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系,干部的委任制和终身制;思想文化上的单一化和凝固化,用行政手段干预文艺创作,压制不同的学派和风格。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弊端,具有民族和时代的局限性,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这种制度模式愈来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愈来愈脱离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情况,严重地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但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进展。以苏联为代表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或者由于思想僵化保守,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或者在改革中走偏方向,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另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改革,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苏东剧变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在改革开放中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联系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又是当前世界上同时共存的两种基本社会制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
社会主义作为代替资本主义的更高的社会形态,一方面要继承资本主义和整个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作为自己继续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又必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问题和弊端,克服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建设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人类文明,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仅是历史的继承和取代关系,而且在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之前,彼此又长期并存,相互间是一种共处、竞争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需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各种文明成果。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己的发展和利益,也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需要在各种国际问题上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的经济关系愈来愈密切,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愈来愈突出,这种相互合作的必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了。当然这种合作也包含着激烈的竞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面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先进的巨大压力,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处与竞争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一是必须了解和研究资本主义,揭示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真正明白哪些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这样才能自觉而有效地加以利用;二是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学习现代化生产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逐步把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提高到国际水平;三是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锻炼和发展社会主义;四是必须从社会主义国家实际出发,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文明。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前进性是指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曲折性是指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局部的倒退。
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在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先进的思想体系,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但又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它改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地位。社会主义不同于以往社会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其生产资料归广大劳动人民所有,而不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人们能够享有真正的平等和民主。社会主义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同步实现的目标,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让人们充分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政治文明,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是个新事物,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在其私有制范围内对经济政治体制不断进行调整,以缓和劳资矛盾,加上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方式的改变,使资本主义还能容纳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说明其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资本主义仍然存在和发展着,并与社会主义制度处于不断抗争之中。社会主义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资本主义仍然具有的生命力和对社会主义的遏制无疑加剧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困难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