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第 3 页: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
第 4 页: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
第 5 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七、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报告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大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断,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此外,大会还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五大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继承邓小平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为我国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八、中共十六大
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党自身建设状况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和我们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2月,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全党进行认真学习,并以此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开展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十六大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大会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经验,认为在这13年中,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党中央审时度势,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归纳为十条,即“十个坚持”。大会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修改后的党章,体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顺利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经过充分准备和认真酝酿,大会选出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选举胡锦涛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党的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了修改后的党章,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报告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奋斗历程进行了精辟概括,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回顾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进一步阐述。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报告提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此,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报告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深人阐述和全面部署。
这篇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根据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认为,把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十、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十一、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十条宝贵经验,即“十个结合”。
第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第二,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教育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和重大意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第三,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汲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第五,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第六,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七,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八,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既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九,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十个结合”,是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也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