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4 页:多项选择题 |
第 6 页:判断题 |
第 7 页:综合分析题 |
2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A. 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B.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它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D. 它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规律客观性是指规律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指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要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仍然具备,我们就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消灭它。同样,当条件不具备时,我们硬要它出现或发生作用,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创造或消灭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使规律的存在形式和状态发生变化,达到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目的。规律只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否则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故选B。
22根据我国行政立法体制,( )享有行政规章的制定权。
A. 国务院直属机构
B.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C. 国务院办事机构
D. 国务院
参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其中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故选A。
23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用绳子将宋某绑在树上,对宋某进行殴打,致其轻伤。宋某醒来后连声求饶,但王某不同意,继续殴打,宋某挣脱绳子后拿出携带的水果刀将王某捅伤。关于宋某和王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 )。
A. 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制服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后来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
C. 宋某成立抢劫罪的犯罪未遂,后来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D. 宋某反抗王某的殴打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对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但这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即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如果该暴力犯罪已经结束或者不法侵害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继续侵害的能力,则不允许对其进行所谓的无过当防卫。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面对不法侵害,抢过刀子,并将其推倒在地,使其失去侵害能力,是一种正当防卫。但是,在宋某失去侵害能力时,王某对宋某实施伤害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此时宋某成为被害人,有权进行正当防卫。本题选B。
2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
C. 国务院各部、委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故选B。
2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体现了( )。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统一
D. 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蝉噪”与“林静”,“鸟鸣”与“山幽”的对比,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很好地体现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故选B。
26201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 )。
A. 13周年
B. 14周年
C. 15周年
D. 16周年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至2012年回归祖国15周年。故选C。
27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
A. 请示
B. 报告
C. 议案
D. 意见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上行公文指下级机关、组织向其所属的上级机关、组织行文,也可以是向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部门行文。上行公文包括请示、报告。报告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请示是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故选B。
28“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个原理完全一致?( )
A.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 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从群众中来是指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指认识到群众中去,即从实践中获得认识,然后用认识指导实践。故选B。
29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A. 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
B. 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D.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参考答案:C
解析:C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唯物主义的哲学史有所掌握。A项本身的分类标准就不对,B项不确切,D项是关于辩证法的分类。从题干的“阶段”与选项C中的“古代、近代、现代”的呼应就可以找出一些暗示。故选C。
30《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所说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 )。
A. 采用的生产技术
B. 采用的科学成果
C. 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D. 采用的经营方式参考答案:C
解析:C 【解析】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患和经营信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