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4 页:多项选择题 |
第 6 页:判断题 |
第 7 页:综合分析题 |
第 8 页:案例分析题 |
第 9 页:公文写作题 |
21中国跨越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青海省
D. 四川省
参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东起东经126°29 ′,西至东经97°10′,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故选A。
22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
A. 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 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 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 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因素(方面),否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内部促使其自身消亡的因素(方面)。故选B。
23“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
A.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
C.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如果考生知道这一引言是出自马克思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一个著名论断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地选出A项“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世界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将会导致神秘主义的宿命论。故选A。
2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 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五四运动是l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选B。
25马克思主义具有( )。
A. 理论创新的理论品质
B. 解放思想的理论品质
C.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 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参考答案:C
解析:C【解析]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故选C。
26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指的是( )。
A. 经济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 政治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D. 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
参考答案:C
解析:C 【解析】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故选C。
27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 )。
A. 圣西门和欧文
B. 马克思和恩格斯
C. 列宁和斯大林
D. 毛泽东和邓小平
参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故选B。
28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 )宏伟目标。
A. 小康社会
B. 和谐社会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答案:D
解析:D 【解析】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故选D。
29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参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世界的本原,即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者正确地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哲学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故选A。
30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礼乐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井田制
参考答案:C
解析:C 【解析】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闻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