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4 页:多选题 |
第 5 页:不定项选择题 |
第 7 页:材料分析题 |
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5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56-57题。
材料1
新华社发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当前事业单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一个时期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今后5年将为事业单位改革的过渡期,其间以完成清理分类为目标,并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事业单位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不同。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主事业单位,后者国家不拨款。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单位,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
《意见》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而这些事业单位的“沉疴痼疾”与当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中国现实需求相悖,后者所需要的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并且该任务正在变得更加艰巨。因此,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材料2
高层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定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16字原则,勾勒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轮廓。
权责清晰,首先牵涉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责权划分。“目前事业单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将单位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比如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义务教育学校择校乱收费;二是事业单位行政化趋势严重,很多单位还有行政级别,领导选任、人员考核完全套用政府系统的干部人事制度,与实际相脱节,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汪玉凯说,这都和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责权不清有关。
吴江认为,政事分开的核心是划清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权力边界,分清决策权和执行权、生产权。“下放权限,让事业单位享有充分的人事自主权”。
机制灵活,强调了人事制度要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目前我国共有130多万户事业单位,主要为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媒体等;有3 000多万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41%,这其中61%的人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事业单位因其公益性的组织属性而显示出与政府、企业不同的鲜明特点。
监管有力,则是明确谁采监管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家的,资金出自公共财政,服务对象是公众。因此,政府和公众要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管。
“公共服务的产品质量要受百姓的监督;政府要监管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保值,并保证其用途的正确性和支出的有效性,还要对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监督,确保不违规违纪。”昊江说。
材料3
“实行全员聘用制以后,再进事业单位的‘新人’将不会再有‘终身制’了”,汪玉凯说,“这将大大缓解目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多种身份并存、身份歧视等现象。”
正式编制、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制、临时工,一个事业存在多少种“身份”的员工,便会产生多少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薪资标准。现实中,合同工、临时工与编内员工在收入分配方面、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与建立健全考核办法,成为改革的焦点之一。
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服务_盘品相应猛增,事业单位“编外编”、编制混乱成了普遍现象。
“编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编制规模的扩大,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昊江说,大家都发现了编制内用人备受束缚,一用就“死”,用人自主权难以落实。所以现在很多单位即使有编制也不用,而喜欢用聘用合同制,这折射出事业单位的客观需求和编外用人的大势所趋。“因此需要放开编制,让单位根据‘事’与‘费’自主决定人员多少”。
在受访 专家看来,“封住存量”,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是“编制”与“聘用”之间过渡的最好办法。要按照中央要求,逐步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的具体办法;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同时,建立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量调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材料4
据了解高层信息的专家透露,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刺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委任、聘任、选任等方式,将完全取代过去一枝独秀的“委任”制。“这表明,事业单位领导选拔方式在科学性、民主性方面将有进步。同时,制定符合不同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也将避免政府官员考评体系僵硬套用于事业单位的弊端”,汪玉凯说。
改革的焦点还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目前在我国,行政机关有《公务员法》,企业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唯独事业单位没有一套整体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人事管理的单项政策规定也不健全。
据了解,《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在制定之中。这一条例在人事部时期已经开始起草,2007年大部制改革后,此项工作移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这一条例正式出台。
“这是一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行政法规,它立足于确定基本制度、规范基本环节、解决基本问题,将为建立系统性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吴江说,按照岗位管理的要求,条例将逐步制定和完善贯穿于人员“进、管、出”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考核、培训、奖惩、工资福利、退休、人事争议,等等。“目前来看,关键在于配套政策。比如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与人员流动相关的社保接转、档案管理等多方面政策”,吴江表示。
“制定条例,可以将事业单位过去十几年改革的成功经验固定化、法律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汪玉凯说。
材料5
当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到关于“社会公平”的问题时,温家宝同志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为了“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
市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建议,事业单位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推进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要详细调研论证,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王建民以自己所在的教育系统举例称,近几年推进的事业单位全员实施聘任制,虽然一直在推进,但是还有很多弊端。
王建民建议,必须经过详细分类制定有差别的实施意见,比如针对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改成五年一个聘期,两个聘期均合格之后,实施长久聘任。同时,在其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也要差别化地对待实际情况。
“指导意见”要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并切实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
“最怕待遇降低。”石教授是浙江一所高校的教授,目前月收入近7 000元。据他了解,近几年学校退休了的教授,平均每月的养老金也有这个数,和他们在职时差别不大。如果不改革,石教授相信,随着收入增长、教龄增加,自己到60岁时,领取的退休金水准应该和从前的同事差不多。
除了担心待遇降低外,还有人谈到,改革容易导致缴费时段缺少连续性、职称职级与待遇的关系难以确定等,最终影响退休后的养老待遇。王丽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她的不少同事辞职下海,近两年相继达到退休年龄,才发现在事业单位工作时被认可的缴费水平极低,现在只能领到几百元养若金。
“为什么改事业单位、不改机关公务员?”昊女士在北京某部委下属培训中心工作,事业编制。她没有详细了解过相关改革方案,“不用去了解,要是真好,机关肯定会一起改。现在,机关不改,再怎么说好,也没说服力。”
浙江的石教授说,改事业单位不改机关“非常欠妥”。他认为,从单位性质上看,许多事业单位直接承担着国家授予或委托的公共职能,还有的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还有的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性质上、职能上与许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无二致。如果真要改革,不应该只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向企业去靠拢,而不同步改革政府机关及公务员。何况,许多事业单位人员是从政府机构分流或交流来的,如果不同步改革,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不公平问题。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材料,分析有效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举措。(1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逻辑性,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请参考解析
解析:请结合给定材料,分析有效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举措。(10分)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典型的对策类试题。做好本题的关键有两步。第一步:判定此题目是什么类型的对策类试题,即是直接提出方案类的对策题还是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第二步:决定使用何种获取对策的方法。即引用材料中的对策、根据问题推出对策、根据原因得出对策、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
经过审题可以得知:本题属于直接提出方案类的对策题,易综合采用以上几种提出对策措施的方法进行答题。
【参考答案】
有效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选择合理的改革目标。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在于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的现代事业组织体制,改革后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应当更有利于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可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第二,找准改革的基本取向。事业单位改革的取向就是事业主体的多元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和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第三,遵循科学的改革原则。改革过程中,要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公平正义”。
第四,制定可行的框架政策。诸如:事业单位的分类标准、推进改革的具体步骤等。第五,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保障改革进程的有效推进。
57材料5中提到,“当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到关于‘社会公平,的问题时,温家宝同志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请结合给定材料,写一篇文章。(30分)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联系实际,有思想性;(3)内容充实,语言流畅;(4)字数在800~1 000。参考答案:请参考解析
解析:材料5中提到,“当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到关于社会公平,的问题时,温家宝同志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请结合给定材料,写一篇文章。(30分)
【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文章写作题,在审题中需要考生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该题目给出了“公平正义”这一话题,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充分体现和围绕当今热点“社会公平正义,,来展开;二是该题要求题目自拟,因此考生的文章最好不要以主题“公平正义’’为文章题目;三是该题要求写作时要参考给定材料,因此在行文中应体现出给定材料实例,不要信口开河、泛泛而谈;四是文章字数要控制在800~1 000字。
【参考范文】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
早在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就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提出了公平正义的问题,他认为:公平即“和谐”,正义就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
千年之后,公平正义已演化成了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然而,自始至今,人们为追求公平正义的不懈努力与抗争,经久不息、连绵不断。从南宋人民为追求“等贵贱,均贫富”而爆发的钟相、杨幺起义,到明朝末期爆发的以“均田免粮”为口号的李自成起义;从古时人民对“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呼唤,到如今人们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期盼等事实事件和呐喊不绝于耳。但现实中,公平正义其实很难,人治大于法治、人情高于法规,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权钱交易等负面事件屡见不鲜。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等不同方面的利益变动也进一步加剧,在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等问题,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社会不公的影子,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用十分精简和权威的语言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很显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成为我们党对国人的庄严承诺。如何化承诺为行动、变梦想为现实,中央领导关注,人民群众关切
第一,理念层面。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理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要妥善协调、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各种社会风险。
第二,决策层面。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要综合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具体利益的平衡点。
第三,操作层面。要高度关注民生,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和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对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第四,制度层面。要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长效机制,有关促进公平正义的改革措施必须整体推进,相互配套,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与社会等多种手段,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总之,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没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就不可能和谐,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也就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的时期,让我们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兼顾所有阶层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