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通过人们的意识自觉形成的。
(2)上层建筑的构成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它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包括:①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②政治组织,指同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③政治法律设施,包括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机器。其中的国家政权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要素起着支配作用。
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它主要体现思想关系。但思想上层建筑不包括语言学、逻辑学、管理科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等。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定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都是以一定的政治、法律观点等社会意识为指导,并与之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它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总是要求有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与之相适应,政治法律制度一旦建立也会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在庞大的上层建筑体系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是经济基础的最为直接的反映,其中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中,政治、法律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意识形态起统帅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产生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派生的。某种经济基础一旦确立,就要求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上层建筑。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才产生的,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受生产力变化的影响,经济基础的调整和改革决定上层建筑的调整改革,使社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二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树立其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地要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积极的、能动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服务上: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破坏同自己相对立的经济基础。
第一,在服务方向上,具有“为我”与“排它”的双向作用。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就要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竭力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同样它也要用全部的政治力量和精神力量排除、消灭那些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异己力量。“为我”与“排它”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采用“强制的”和“非强制的”两种方式。政治上层建筑通过建立暴力机关、规定严格的法律制度;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以此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
第三,在服务的效果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环节最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辩证过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社会生产力直接联系,生产力的进步首先作用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然后再通过经济基础作用于上层建筑。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上层建筑是相对稳定的,当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新的上层建筑建立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也日益发展起来,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就变得不适合了,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上层建筑则成为阻碍经济基础变革的力量,经济基础提出变革上层建筑的要求。因此必须变革旧上层建筑为新上层建筑,新的上层建筑便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又转化为基本适应了,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1.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原因:这两对矛盾囊括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着社会历史的性质和全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基本的普遍规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并受其制约;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于是,人类社会就进入了高一级的形态。不难得出结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力之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直接摧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腐朽的部分,迫使统治者采取某些社会改良措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作局部调整,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代表旧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这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才能把反动统治阶级赶下历史舞台,使新的生产关系最终取代旧的生产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阶级斗争不仅推动阶级社会本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而且最终必然造成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阶级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并将通过阶级斗争最终消灭一切阶级,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3.社会形态的划分及其更替
(1)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结构类型,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同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结合而成的社会总体结构。其中,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作为划分标准的社会形态被称为“经济社会形态”;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作为标准的社会形态被称为“技术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它们是: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就是指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按其自然历史过程,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和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就其性质而言,不是根本制度的变革,而是对具体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依靠的是社会制度自身的力量,自觉地去兴利除弊。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适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和客观现实状况决定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和途径只能是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矛盾,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因而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但是,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其具体体制甚至可能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只有自觉地、不断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才能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自身实践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一个新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对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私有制的彻底否定。但是,作为一种新事物,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它一开始不可能十分完善,要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因而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就显得十分艰巨。第三,社会主义改革是迎接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挑战的必然选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竞争,比优越性,比吸引力,以解决在历史的选择中谁能最后取胜的问题。可以说,这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历史性竞争的重点,已从过去的军事领域转向经济、科技领域,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进行改革,就难以在同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取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