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生见到招考简章,面对近万个职位和纷繁复杂的职位说明时,就需要用最有效的方法筛选信息,用最良好的心态选择职位,专家根据以往经验,善意地提醒大家:
1.反复权衡、冷静分析
首先,报名时不要盘算着哪个岗位冷门好考,或哪个岗位热门不好考,现在以每年近300万大学毕业生的庞大队伍来看,几乎每个职位都会有很多的竞争者。比如2004年,民族宗教事务局,看似冷门中的冷门,只招一个人,但竟有215人报名。但是,不怕竞争并不表明就不用考虑,随便乱报。最好对往年报考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仔细权衡,如果确实觉得自己有实力,那么即便是连续几年的竞争激烈的大热门,也要迎难而上。如果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后觉得还是稳妥一点好,那么就要考虑选择竞争适度的职位报考。
另外,要冷静分析。有人认为,报名时尽量挑招人多的岗位报,这样几率会大一点。以往总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只招几个的职位要慎重报考,怕背后有猫腻。其实,随着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相当公平、透明、有效的考试制度,招1个还是2个都是根据部门职位需要确定的,比如整个农业部系统一共招75人,但共有75个职位,那么分到每个职位的人数只能有1个,要是看到招一个的职位就放弃是不明智的。所以在报考中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客观冷静的分析。
2.不要老上网看自已的职位有多少竞争对手
很多同学有这样的习惯,报名成功后,每天就看自己所报的职位人数多了多少,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人数越多,心里越紧张。还有的同学,都申报成功了,看到别人的职位人数少,自己的职位人数很多,就非常懊恼,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很容易给自己背上包袱,不利于备战。
3.确定报考之前,要及时了解职位信息
确定报考职位之前,要及时了解所报职位的相关信息。报名选择时要慎重。要仔细分析各招考单位的情况,比如单位性质,招生人数,岗位职别,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选择,因为毕竟这基本是自己一生的选择。
比如想报考农业部系统农业经济研究职位的考生,最好登陆农业部相关网站,对自己所报的职位有一个基本了解,或者向考上这个部门的师兄师姐了解情况,确定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这个工作,或者是否对这个工作有兴趣,尽量避免盲目报考。由于农业部专业考试及面试事宜需要登陆中国农业人才网进行查询,你就要及时关注网站的信息,在确定申报职位成功后,同时还要尽量用历史的眼光去判断职位,而不是单看今年的情况,最好还要看去年,甚至是前年的数据分析等。这有点像高考填报志愿,一旦确定了自己心仪的职位,就要马上进入相关部门的网站,时刻关注了解该职位具体情况积极备考。
4.可以用排除法搜集信息
为了能够迅速找到符合自己报考条件的信息,可以利用排除法搜集信息。比如你是英语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那就在招考简章上事先把需要英语专业的职位勾出,然后再在上述职位中将需要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排除,最后再看这些职位里,哪些可以发挥你最大的优势。比如有的职位要求是专业四级以上,那么如果你有专业八级的话,进入专业复试时你的优势肯定会比只有专四证书的人要大,因为你的英语水平比别人高。又比如说,同样是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有的职位注明“有边远艰苦地区工作,锻炼经历者优先”,如果你恰巧有的话,那么又比别人多了一个优势。如果你没有, 就要考虑是不是改报别的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报考更是一年比一年火热。据人事部统计,2006年全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已接近100万人 ,比2005年54万的报考人数翻了将近一倍。全国有36.5万人参加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比2005年增加47%,平均每个岗位有35人竞争,个别岗位竞争者甚至超过2000人。计划只录用1人,而报考人数超过200人的职位就达到了9个,竞争难度超过高考和考研。
公务员录用制度因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被人们比喻为“玻璃房里的竞争”。公务员考试,在开阔机关选人视野的同时,使得一大批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除了社会在职及其他成员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成了报考人员的主流。很多学生把公务员考试视为自己就业的重要途径,人生的重要转折。
今后5年,全国还将有2700万名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同时我国将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作为现今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岗位颇具有吸引力,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受到毕业生的青睬。所以,考生在报考前应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报考条件严格的职位可能报考的人数会比较少,如果自身条件恰好符合这个职位,就应作为首选目标,如果自身没有特殊条件,则应选择相对难考的职位。报考条件宽松的职位是报考人数最多的,考生应慎重选择这类职位。
总结报考公务员选择职位 可以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一、优势性原则。考生应选择能够较好发挥自身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点的职位进行报考,以便在面试和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
二、适应性原则。关注报考职位的工作性质和职责 ,分析自己能否适应这类工作,而且工作所在的城市也应在考生的考虑之中。
三 避实就虚原则。若考生在校学习的是专业性不强的学科 ,可选择报考人数较少的冷门专业。
四、反弹琵琶原则。考生中不免存在惧怕报考热门职位的心理,会出现往年竞争激烈的热门专业今年报考人数不多的局面,这就需要考生分析该职位历年的报考情况,当然也要有博一把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