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募捐、微公益等多种募捐形式作为官办慈善的补充取得了较大发展。调查显示,虽然47.4%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过捐款,但仅28.5%的受访者信任网络捐款中的慈善组织或募捐个人,62.4%的受访者担忧在网络募捐中存在诈捐、骗捐的潜在风险。
2015年10月,安徽女子李娟因“见义勇为救女童”被恶犬咬至重伤在网上不断升温。事发后,李娟收到超过80万元捐款。然而警方调查发现,李娟实被男友的狗咬伤,所谓“见义勇为”也是男友一手策划。随后百名捐款者拟讨回捐款,但也有爱心人士同情其遭遇,仍愿帮她。
【命题预测】
2015年10月,安徽女子李娟因“见义勇为救女童”被恶犬咬至重伤在网上不断升温。事发后,李娟收到超过80万元捐款。然而警方调查发现,李娟实被男友的狗咬伤,所谓“见义勇为”也是男友一手策划。随后百名捐款者拟讨回捐款,但也有爱心人士同情其遭遇,仍愿帮她。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综合分析题目,看到题目后我们要先明确题干现象的价值判断,理清思路,通过对于网络募捐这一新兴形式的背景分析,阐述可能造成网络欺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答案】
网络募捐是互联网条件下发展的产物,这样的募捐形式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但是现阶段网络募捐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挑战人们信任的底线,制约网络募捐形式的发展,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募捐这一新兴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募捐、微慈善等异军突起,成为民间公益慈善新的阵营。相比传统的募捐方式,网络募捐门槛低、传播快、影响大、互动强、效率高,使善款畅通无阻,让募捐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感受爱心的温暖和慈善的伟力。同时,也应该看到虽然效率提升覆盖面扩大,但基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募捐安全问题还需完善。网络募捐是符合“互联网+”大潮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网络募捐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理应得到肯定。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募捐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诈捐、骗捐事件的出现,也不足为奇。另外,网络募捐善款的使用和余款流向,也往往缺乏透明和监管,容易引起社会争议,伤害慈善募捐的公信力。
目前网络募捐欺诈现象频发,网络募捐诈捐、骗捐事件屡出不穷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网络募捐平台泥沙俱下,网站、微博、论坛、QQ群、游戏,只要有网民去的地方,就可能有网络募捐的存在,一般人不容易分辨真伪;另一方面是网络募捐,很多时候成了点对点的行为,公众给私人账号捐款,缺乏必要的中间监督环节,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的处置,缺乏透明监督,甚至出现“携款出走”的事件。
要想让网络募捐走出“信任危机”,还需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多方面进行规范,使得网络募捐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首先,网络慈善相关的立法,应该更加规范和完备,让网络募捐的阵地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有力。同时,对网络募捐的主体资格设定必要的门槛,给予合乎条件的个人和团体必要的募捐主体地位,对参与网络公益募捐的行为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其次,不管是网络募捐主体,还是受助对象,均要公开善款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最后,还要扶持网络募捐平台建设。一方面,避免网络募捐平台杂乱无章,对各种网络平台,应该实行网络募捐资质认证,从而保证所有网络平台都可以发布募捐消息,但捐款接口必须统一到中介账户;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或者自建,或者资助公益组织,建设正规的、有影响力的网络募捐平台,方便各种网络募捐活动的高效开展。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真题及答案、最新资讯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