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开学在即,一门新课即将“扑面而来”。根据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2017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将增设科学课,并且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增加科学课确实是值得欢欣鼓舞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但我们也需要加强落实,避免科学课有名无实,成为摆设。
严格来讲,科学课以前叫“自然课”,后来经过课程改革,不仅改名换姓,还提高了门槛——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起。然而根据相关研究,孩子的年龄与对科学兴趣成反比,换言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其对科学的兴趣会逐渐减弱。所以,科学课回归一年级,对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大有裨益。不过,科学课怎么上、能否上好,还是让人难以安心。过去科学课的“地位”也不低,但存在感却很尴尬,如没有专职老师,为语文、数学让路,变成自习课等等。所以,科学课此番“归来”,能否“名副其实”仍要打个问号。
目前,最重要的是“身份”问题。科学课不计入毕业成绩,考试不涉及,没办法跟语文、数学“媲美”,现在一些学校不是没有专职老师,但仍有用假课程表糊弄检查,甚至科学课老师的课时费都比教语文、数学来得低的现象存在。所以要上好科学课,“指挥棒”最重要。而实践证明,考核、考试是最有效的“指挥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人才培养。对于科学课程可以在师范类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大量培养相关人才,支持相关课程的落实。
第二,改变传统观念,让家长和学生能够接受科学课的存在,从真正意义上接受学科,并且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