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缤纷校园 英语学习 | ||
![]() |
2010考研 | 2010高考 | 2010中考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 | 法律硕士 | MBA/MPA | 中科院 | |
![]() |
四六级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英语 | 博思 | 口译笔译 | GRE GMAT | 日语 | 托福 | |
雅思 | 专四专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语 | 零起点英、法、德、日、韩语 | 在职申硕英语 | ||
在职攻硕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
![]() |
等级考试 | 水平考试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 |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报检员 | 外销员 | 司法考试 | 导游考试 | 教师资格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管理咨询师 | ||
期货从业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
![]() |
会计职称 | 注会CPA | 经济师 | 统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评估师 | 精算师 | 高会 | ACCA | 审计师 | |
法律顾问 | 会计证 | ||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师 | 监理师 | 安全师 | 咨询师 | 结构师 | 建筑师 | 安全评价师 |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设备监理师 | 岩土工程师 | 质量资格 | 房地产经纪人 | 造价员 | ||
投资项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环保师 | 环境影响评价 | 物业管理师 |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
公路造价工程师 | 招标师 | ||
![]() |
执业护士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卫生资格 |
1、你的朋友和一般人相比是多还是少?
2、你的朋友如何看待你?
3、你在交友时最注重什么?
4、你喜欢和哪些人交往?
5、你参加社交集会是由于喜欢还是由于万不得已?
6、你希望在什么样的领导手下工作?
7、你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如何?
8、你如何评价自己的热心与热情?
9、请说出一种你不得不与你讨厌的人相处的情况。
10、估计一下你的同事在多大程度上认为你是集体的一员?
11、描述一个你最难与之共事的人。
12、请说出一种你认为别人错了而自己正确的情形。
13、你周围的同志工作任务都比较饱满,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导没有给你安排任何工作,你怎么办?
14、假如你在机关工作,同一办公室的小王经常打电话与别人聊天,影响了你的工作,而且需你和小王合作完成的任务,常常由你一个人完成。这时,你怎么办?
15、假如你的一位经常需要合作的同事,和你的工作常常有较大的分歧,影响了工作效率,你怎么和他合作共事?
16、你最讨厌什么类型的领导和同事?为什么?
17、领导和同事很固执时,你采取什么方法与他们协作?举例说明可以吗?
18、当你受到领导和同事不公正待遇时,你怎么办?请举例说明。
19、假如你主持一个会议,意见对立的双方从争辩到恶语相加,你如何处理这种局面?
20、假如在你工作岗位上,你的上级工作能力一般,学历比你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你如何去开展工作?
21、工作中你若碰到有些你不喜欢又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同事,你如何应付这种情况?
22、你的领导让你送一份急件给某单位,第二天却发现送错了单位,可领导不但不承担错误,还生气地指责你马虎大意。此时,你会怎样表白自己,既不影响工作,也不加剧你与领导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问题
一、命题思路
对中高层公务员来说,组织协调能力是必须的,而且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有效地安排各项工作,使每个下级都承担相应的工作,组织能力对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作中,领导者常常需要协调下属之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以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领导者也要协调好本人和下级、同事和上级的关系,协调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好这些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对基层公务员来说,也需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不仅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需要,同时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也需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主考官评定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可视以下方面:一是变通的能力,即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按一定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和工作原则办事;另一方面又决不机械地生搬硬套,而是审时度势,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二是区别轻重缓急的能力,即在必须办理的各项任务中,分主次、分缓急、分轻重地,有条不紊地逐个处理,避免忙乱现象的发生。三是能更多地从他人的角度解释问题,考虑对方的处境。
二、答题技巧
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作出计划;
(2)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面的关系;
(3)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作出适当选择,及时作出决策;
(4)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
三、例题解析
【例1】毕业几年后,有同学提议由你来牵头组织一次“校友联谊会”。你准备怎么做?
【解析】本题通过考生对此题目的反应来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上述能力。要成功地组织一次“校友联谊会”,需要有较强的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考生应有表达的欲望,态度积极。能就计划作出较为详尽的表述,能对经费的筹措、人员的联络、活动的时间、场所、内容,为以后交流所作的安排等作出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规划。
【例2】如果您被我们录用,上任后你认为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怎么解决?
【解析】本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生第一次进入机关工作,有许多事情要做。首先解决什么问题,既取决于考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自我认识和评价、知识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开阔程度,更取决于考生的目标及其后续相应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是否能解决问题还要看考生能否协调、并组织方方面面的资源。考生应根据目标及自身的情况所提出应解决的问题且解决问题的措施具体、可行,有条不紊。
【例3】假如你刚到一个新单位,需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但领导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新手,就会降低对你的要求,这时你会怎样做?
【解析】本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生需要摸清主要任务的基础,设立自己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进行计划、组织和协调。考生应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设立适宜的目标,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思路清楚,措施切实可行。
【例4】在大学期间,你曾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
追问:(1)你为什么要参加这些活动?
(2)哪次活动对你影响最大,能向我介绍一下那次活动的具体过程及你在其中所做的工作吗?
(3)在这次活动中,别人是对你怎么评价的?你自己又怎么评价的?
(4)从这次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解析】这组题考察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任何一次活动都有目的。每个人在活动中承担的角色都是不一样的。根据活动的目的,及自己在该活动中的角色,对相应的资源进行调配,合理的计划、组织、协调。
考生可根据目的,及自己在该次活动中的角色和职责,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思路清楚,措施切实可行,并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例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组织党政干部下基层的通知》下达后,某机关领导十分重视,责成人事科负责组织。经研究,科领导安排由你具体负责这一工作,你准备如何开展这一工作?
【解析】此题的测试目标是组织协调能力。应注意处理好具体组织与各平行科室及领导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掌握要求,依靠各科室对本科室干部调查,拟定下基层的地点、单位,提出意见请示人事科领导,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安排,请单位领导动员,解决下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明确下基层的任务,分期分批带队下去等方面。
四、自我测试
1、某机构要在本市各个高校毕业班进行择业观的调查,如果请你来组织的话,你准备怎么做?
2、你怎样描述你的工作习惯?
3、你的组织能力怎样?你怎样去组织?如有可能,你觉得你应把哪些事组织得更好?
4、描述一种没按预期计划发生的情形。
(除了描述这种情形外,还要谈一下当时你又是怎样应付这个意外事件的,事后看来,你当时那样处理是否妥当?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处理?如果当时的处理有不当之处,以后如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5、你参加过何种组织活动,任何种职务?为什么?
6、你怎样描述你在集会中的角色?是你组织别人呢?还是你仅是其中的一员?
7、假设有这样一个情况,本来,你的工作负担已经很重了,可上级却又给你安排了另一项任务。你觉得已没有精力再承担更多的工作,但又不想与领导发生冲突,你会怎样对待这个问题?
8、部机关新录用了一批公务员,假如领导要你组织他们去某个基层单位参观,你准备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9、众所周知,机关工作会议多,效率较低,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会议效率?
各地2011年公务员联考网络课程![]() |
||||||
![]() |
||||||
班次 |
主讲老师 | 优惠价格 |
试听 |
报名 |
||
华图资深老师 | ¥1680
|
|||||
华图资深老师 | ¥2680
|
|||||
2011湖南强化提高班 | 华图资深老师 | ¥560
|
||||
2011湖北冲刺班 | 华图资深老师 | ¥300
|
||||
2011福建笔试一对一 | 华图资深老师 | 详情
|
||||
2011江苏单科保分班申论 | 华图资深老师 | ¥1980
|
||||
更多面授课程>>> 更多网络课程>>> 点击进入>>> |
---|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