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上传出的信息显示: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到2011年年底已迅猛发展到3589个,并且还在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但与此同时,已建成的大量博物馆现生存堪忧(11月22日新华网)。
热热闹闹建设,冷冷清清运营。有量无质的“中国式博物馆建设”的隐忧正慢慢显露出来——由于资金跟不上,安全设施不达标,建成后无法开馆;给不了编制,没有保障,工资低,招揽不到专业人才;而即便运营正常,游客稀少也是老大难问题。
换言之,博物馆数量固然重要,而且相较于发达国家平均每1万人至1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但也很显然,博物馆建成后如何发挥它在宣传、教育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作用更应该成为当前我们亟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只不过,博物馆是个“不断花钱的事情”,光靠固定的财政补贴还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落实博物馆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经费,增强接待能力、增加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手段,保证博物馆正常、高效运转,将会是长期横亘在博物馆生存路上的拦路虎。
那么,博物馆如何破解“建馆容易守馆难”呢?首先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和创意。博物馆属于永久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是对中华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这也就要求博物馆必须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和亲民色彩与服务意识。如此,博物馆才可能吸引游客,成为一个人们愿意常去的地方,一个有故事、有内涵的地方。
其次,在化解博物馆经费制约的问题上,也有很多路径可以走。在其他一些国家,博物馆运营资金的大部分来源是通过企业和基金会筹款。而在国内,成都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围绕博物馆做长产业链,建了茶铺、文物商店、旅游纪念品商店、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使博物馆有了强大的“造血”功能。据了解,2011年建川博物馆运营成本约2000万元,而产业链带来的收益则高达5000万元。
再者,必须改变当前博物馆专业人才的生存困境。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与保障从业人员的待遇和地位,让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为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