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电视制作人“易小术”在微博称:一位实习生不愿给大家订盒饭,并称“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这条微博被多次转发并引起人们对90后这个群体的热议。不少网友纷纷跟帖“吐槽”身边的90后实习生:不懂礼貌、太自我、目的性强、不会与人相处……(11月5日《中国青年报》)
“90后”本是个出生年代的划分,但现在却好像成了某种个性标签,而且还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事实上,此前网络上就曾不时泛起对90后一波一波的批评之声: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缺乏责任感、太自我,等等。也许不必否认,90后群体因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在性格特征上具有不少有别于上一代或几代人的地方,但如果因此而对90后贴上某种特定的贬义标签,其实很不公平。
谈到实习生问题,“老一辈人”的典型说法是:“我们那个时候实习,几乎是任劳任怨。”也许就总体情况而言,情况确实是这样。早些时候的实习生,大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更多默默工作,而不敢像现在的90后一样直面具体工作和收入待遇。可是在默默工作的背后,“我们”就真的完全心甘情愿,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吗?恐怕,区别并不在于有没有抱怨,而更在于不敢表达,即便有抱怨也只能留在心里。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90后其实并不比“老一辈人”叛逆、不守规矩,他们的身上其实也有“我们”的影子,只不过,他们更现代、更大胆、更敢于表达,而不像“我们”那样只会把委屈放在心中。实习也是工作,而工作本来就是平等的,谁说实习生就必须兼做服务工作呢?其实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默认潜规则,从而失去了表达的勇气和欲望。可这究竟是一种成熟、懂事还是盲从、无独立意识的表现呢?
社会在进步,新的观念和意识不断涌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年轻人各个方面都必须和上一代人完全一样,本来就是违背规律的。现在,我们批评90后太过自我、不懂规矩,可早些时候,这些类似的批评是否也曾被送给过80后呢?再早些时候,70后们的“不务实”、“崇洋媚外”是否也曾挨过60后们的批评呢……很多时候,不是年轻人不懂规矩,而恰恰是老一辈人习惯拿落后的规矩来要求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他们而已。
动辄拿标签贴人乃至将其扩大到对一个群体的不满,是粗暴的、片面的,也许90后一代确有他们的独特个性,但其中决非只有不良一面而没有优秀一面。性格冲突并不可怕,这既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必然,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未必不是推动社会继续前进的动力。宽容他们、呵护他们,善意地帮助他们去除不良特征而更多留存优秀的品质,其实恰恰是现代社会应有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