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凌晨8时许,河南兰考县收养孤儿和弃婴累积超过100人的市民袁厉害家发生火灾,造成7名孩童死亡。火灾事故发生后,经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兰考火灾事件暴露了孤儿救助体系存在漏洞,民政部门将推动儿童福利法规的出台,让儿童受到法律更好的保护。
孤残儿童救助
政府机构数量有限,民间机构身份有疑
在这场大火之前,孤、残、弃儿童的抚养问题,以及像袁厉害这样的民间收养机构都是公众认知的盲点。那么,我们对于这类孩子的救助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近日,记者在走访北京市海淀区救助管理站时,副站长冯鑫向记者简单介绍了北京在儿童救助方面的情况。冯鑫说,由于海淀区汇集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海淀区妇女儿童医院等机构,海淀区救助管理站接收的孤、残、弃儿童数量比较大。“被救的孩子通常都是有身体或者智力残疾的,被父母遗弃在了福利院或者医院,被发现后再送到救助站。”冯鑫告诉记者,救助站一方面对于能够提供线索的孩子,尽量帮助他们找到父母回到原籍;另一方面,对于没有任何线索的(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则根据规定,3岁以上的残疾儿童送到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下属的专门机构进行安置,3岁以上18岁以下,身体基本健康、智力正常的生活无着落儿童可以送到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据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3年救助管理制度确立以来,北京市民政局设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设置床位450张,根据受助未成年人年龄、身心状况等提供分类救助保护服务。2003年至今,全市救助未成年人1.5万余人次,帮助96%的受助未成年人返回原籍。当下,救助管理机构的服务正在从传统的以回家为导向的服务逐步向以回归社会为导向的服务过渡,除了为受助未成年人提供基本保障型救助服务,更注重通过知识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受助儿童,进而使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涉及孤残弃儿童救助的机构除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及其下属机构外,还有北京市儿童福利院、SOS儿童村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