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海还拉着顾荣金,指着村下的溪流建议说,夏天时修几道矮坝,拦水养鱼;还可以引进东北的林蛙,放在溪边的林子里养殖。
对于王文海的建议,顾荣金表示部分接受。“现在来的项目太多,差不多天天都有新的人带着各种项目进来,我们只能挑选适合骆驼湾村的项目。”
扎堆式扶贫:“领导效应”能走出“真贫”?
骆驼湾村无疑是幸运的,中央首长的莅临,让这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一夜间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总书记履新不久就奔赴骆驼湾村考察,不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且释放出了“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强烈政策信号。而纷至沓来的各种发展项目、捐款捐物、慰问演出更令当地应接不暇,从寂寂无名到国内外关注,还为骆驼湾村带来了品牌效应。
无可置疑,各方的捐款捐物、献计献策、发展项目对贫穷的骆驼湾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福祉。然而,骆驼湾的幸运能维持多久,接受捐赠又能维持多久,“春天的暖风”会一直吹下去吗,全中国千万个“骆驼湾”又怎能指望总书记的“领导效应”脱贫致富?
不管是开展工作还是解决问题,领导重视的确能起推动作用。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加快发展,脱贫致富,还是要靠自力更生。切不可以为来的人多了,被关注了,问题就不难解决了,甚至产生等靠思想。应有的态度是,要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转化成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发图强的动力。
问题离我们并不远,关键是要头脑清醒、认识到位。光靠“领导效应”,发展难以持续;树立正确政绩观,因地制宜重实效,才能走出“真贫”。
支持骆驼湾村脱贫,热情固然可嘉,也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帮扶出现异化。“热闹的烦恼”会不会一阵风刮过就了无痕迹?实实在在的脱贫开发,需要的是科学的规划,扎实的推进,而不是面子工程,形象表演。这种“探照灯式”的救助能涵盖多大面积,照亮多少人的“幸福之门”?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扶贫从来都是“雪中送炭”式的攻坚战,而不是“锦上添花”式的项目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