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面试工作已经开始,与3月底结束,为帮助考生备战面试,河南华图面试教研中心整理了历年真题和解析,让考生顺利通过面试。
一、题型举例
一位老资格的同事,上班时间经常用公用电话打私人电话。领导派你去和他谈一谈。现在我(考官)就是你的这位同事。请你以我为对象,模拟一下这次谈话。
二、题型特点、难点和测查要素
(一)题型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说明问题,我们先看看同一话题的常规类题型会怎么出:
一位老资格的同事,上班时间经常用公用电话打私人电话。领导派你去和他谈一谈。你会怎么做?
此类题型特点非常鲜明。它和常规类题型的区别,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成“演员”和“导演”的区别。前者是让考生作为“演员”直接上镜,后者则是让答题人作为“导演”给演员说戏。具体说来,二者进一步有如下区别:
一是答题内容的范围不一样。前者只需要谈“沟通”,后者还可以谈一谈围绕着沟通,沟通之前和之后还干啥。
二是答题具体程度不一样。前者一定是把谈话非常具体化,把谈话的内容落实成一句一句话,后者往往可以只泛泛说会谈哪些要点,甚至有时候连要点都可以不说,只说谈哪些方面。
三是答题口吻不一样。前者是当事人谈话口吻,后者则是事后向别人汇报的口吻。
四是互动性不一样。前者有可能有语言互动,后者则无。
五是对肢体表情沟通要求不一样。前者一般是有肢体沟通、表情沟通的,需要真的和考官演戏,后者则无。
(二)此类题型难点分析
进一步,我们看看其中哪些又会形成难点。我们发现,上述地方处处会造成难点,特别是对于经受了太多传统的、死板的结构化面试培训的考生,更是如此!
为何如此?原因就在于,很大程度上,传统结构化面试培训的本质都是“避重就轻”、“投机取巧”。对于此类人际沟通的题型,面试考察本来的实质是就是想考察“考生与人沟通的技巧”,但是实际上,因为这个“技巧”很难传授和提升,于是培训机构和一些考生便来了个“擦边球”,核心就是用了如下技巧:把本来是如何沟通的事,增加了大量前后的相关动作,以避免因沟通无话显得答题内容太少;把本来要具体谈的问题,用一些抽象的原则来代替- 比如,常规题型中考生会回答“我会耐心地去说服他。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一定能接受我的这番话”,以避免涉及具体谈话技巧。把本来有可能是互动的事情,用一些简单的假定,比如所谓阳光结局-“我相信问题一定会解决的“-之类的来搪塞。也就是说,归根到底,这些问题其实从来就没有被良好的解决掉,只是暂时被躲开了。
更进一步,我们也就明白了这类题型为何受到命题方青睐了。归根到底,这是命题方和培训机构博弈的结果。命题方意识到了考生学会了如何避重就轻,于是就干脆直接让考生上阵实际操演,让其无所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