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微博上出现多起“悬赏环保局长游泳”事件。16日,原籍浙江温州瑞安的企业家,公开宣称愿意付费20万元,请该市的环保局长在当地的一条河中游泳20分钟;19日,又有网友将价码抬升至30万元,请温州苍南县环保局长下河。到20日,浙江绍兴、河南新乡等多地网友,也表示愿意出高价邀请环保局长下河畅游。面对这样的好事,被邀请一展泳姿的多位环保局长大多选择了沉默或拒绝。
其实,悬赏者心里很清楚环保局长们断不会接招,但为什么还竞相喊价、不断抬高“赏金”额呢?被邀请的环保局长们,显然需要好好反思。
充满挑逗意味的邀请、数额令人心动的赏金,这些劲爆的信息元素,强烈传递出悬赏者对当地环保工作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和行为方式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共鸣和效仿,又恰恰源于悬赏者通过常规投诉渠道举报环境污染,根本无法获得环保部门的注意和重视。既然正常方式无法引起关注,那么搞怪博人眼球,便成为最后的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没有令悬赏者失望,在重金之下,瑞安环保局迅速做出了反应,事件的发展如同此前陕西农民工装扮成狄仁杰与元芳巡游讨薪成功一样,以至于眼下网友们开始热议要接着发起“请卫生局局长排队看病,请城管局局长去摆摊,请教育局局长去抢择校名额”……
这种超常规、搞怪式的表达意见的方式,却被不断证明是民众争取权利的有效手段,正说明眼下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是多么不顺畅,民众想要通过体制内的程序维护权益又是多么艰难,而这种不顺畅与艰难,最终损害的是政府宝贵的公信力。
然而,金额再高的“悬赏游泳”,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因为即便环保局长真的下河游泳,被污染的河水也不会一朝变清澈。但不能因为这种悬赏更像是场游戏,环保局长们就能对热切的民意期盼置若罔闻,而那些没有被悬赏邀请的政府部门就可以安之若素。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对公共权益的日益重视,让民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空气、水质的变化,感受到政府对民意的重视与关切,民众才会对政府工作树立信心,才会更多选择平和的方式表达意见。
从这个意义上说,“悬赏环保局长游泳”,不仅仅是对环保部门的调侃,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警示,无论是被邀请还是没有被邀请的局长,都该有所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