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称,中国人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2年,中国以近3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居全球第三,对世界旅游市场贡献率超过7%。(2月19日新华社)
从数据上看,国人公共假期每年有115天,确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这毕竟只是数据上的“发达”,就好比我国的经济总量虽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却是中等偏下——好看的宏观数据并不一定能反映到国民收入抑或幸福指数上。公共假期之争也如此,现实情况是,国人对公共假期安排的不满往往并非数量上的短缺,而是假期质量的严重不足。换言之,如果公共假期再多,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很好地落实到国民福利上,于国人而言,终究不过是一个“画饼”。
这里的“质量”主要就是指落实程度和安排合理性。先说公共假期落实不力问题。有不少人计算:除去黄金周和小长假的周末,实际上只有5天和1天,即春节5天,元旦、五一、端午、清明、中秋各1天,国庆5天,就算把妇女节、儿童节那一天算进去一共只有17天。但实际上在很多单位连这法定17天也保障不了,更别说10天的带薪年假。这一点,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亦曾坦承:“带薪休假目前的落实情况还不理想。”至于不理想的原因,既有“加班文化”影响,也有工薪层权利意识问题,更有带薪休假落实制度缺位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再说假期安排合理性问题。且不说2013年元旦后连上8天班以及春节后连上7天班,已经让很多人质疑假期安排的合理性,就是平常的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也一直备受诟病。例如原来五一、十一、春节,一年本可以回3次家,现在法定假日改得大家只能十一、春节回家,每年拆出来一堆的小节日1-3天假,你说回家或旅游又不够来回耗在路上的时间;如果想连节假日前后2周大礼拜一起休,对不起,周末你要加班把节假日放的假补回来。如此一来,很多工薪者,尤其是担心假期与饭碗冲突者,干脆安心加班了之。退一步,即使有了带薪休假,但举家出游的条件是家里人的带薪假全部集中在一起,这种“匹配”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如果再考虑到孩子们只有寒假和暑假的话,匹配成功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说到底,国家要引导全社会树立健康、文明、环保的休闲理念,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消费需求,设定必要的假期数量固然不可少,但将这些假期科学合理地安排下去并将每一个休假落到实处,更是关键所在。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公共假期真正反映到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上,进而显示出对民生福祉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