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务员面试对考生的考察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化和具体化,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注重考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于考生的答题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考生答题内容。对于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重视,尤其是模板化问题,更加注重对于考生个性化的答题要求。
答题避免模板化,不是去模板化,不是强调学员先套模板再去模板。我们的培训周期较短,要在短时间内套模板再去模板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是对学员的比较高的要求,很多学员做不到。要想取得一个比较良好的答题效果,还需要我们从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避免模板化,专家提示考生们注意,弱化模板的作用,引导学员运用发散的思维,广泛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员正确地理解答题,个性化答题。
1.理解题意,扣题准确
审题、理解题意是答题的第一步,是我们考试中首要强调的,但在面试答题中,学员们往往忽视了这一步。面试相对于一般考试是考试方式的转变,我们的教育体制更注重的是笔试考核,我们也习惯了以笔试考核为导向的能力培养,做笔试题中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审题,根据题意做答。面试与笔试考核方式不同,考察的要素也不尽相同,考生对于这一转变不能够完全适应,加之平时对于面试考察要素的忽略,导致考生对于面试的无措,乱了阵脚。在学习了课程之后,有了较为明确的答题步骤和框架依托,学员也容易将着眼点落在答题步骤上,更紧张如何将答题内容整理清晰,将语言表达得更流畅,所以反而忽略了答题的第一步。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醒学员答题前先审题,正确理解题意,准确地扣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答题,去规范,去提高。
正确理解题意,一要准,要找出题目中的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点,找准中心,才能一击中的。二要正,对于题目中的主题要正确地理解,不能假大空,不能偏离主题,要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不能为了创新、个性而猎奇。
2.观点鲜明,围绕主线
面试的语言根据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如人际沟通题要求语言表达要委婉,组织管理题语言表达要简明,综合分析题语言表达要规范,但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观点要鲜明。
面试题目的问题很多都是“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你的理解”等,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阐述出来,尤其是综合分析题目。表达委婉不等于表达模糊。我们必须基于题目的要求对题目的内容做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并针对题目中的主要矛盾提出自己主要观点,以此为主线,展开论证。
在解答过程中,可以采取集中论证和分散论证两种结构。集中论证就是以某一观点为主论点,分出其他分论点,分别论证分论点。这种论述的结构比较清晰,分论点的论述形式比较自由,可以举例子、列事实、讲道理。但运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一般把主观点放在答题过程的最前面,主论点的提出对考生的归纳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题目的洞察力较强。也要求学员对分论点有比较强的掌控能力,否则会出现后面的分论点与主论点不一致的现象。但通过练习,学员一般能掌握这种方式。
分散论述的方法结构灵活,内容形式也比较灵活,对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员有较强的发散思维,以及对表达内容的把握,这种结构的答题形式学生比较难于把握。
3.联系实际,内容具体
答题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答题形式和结构提出要求,也要强调对答题内容要求。答题要取得好成绩,答题内容上要做到两点:一是内容要有高度,二是要结合实际。要做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我们的答题更完美。
要做到答题内容有一定高度并不难,但要做到准确和适度不是很容易。很多学员在提升内容高度的时候都喜欢给内容扣上“大帽子”,不论什么内容都是科学发展观,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有了,但假大空,没有实际内容,也很难得高分。所以要有高度,但这高度必须是从题目内容出发,实在地从题目中提取实质,有针对性地指出矛盾的关键,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高度要适度。
在答题中,不仅要语言有高度,还要结合实际。结合实际可以举例子,在举例子的时候可以举现实中实在发生的例子,可以举古今中外比较著名的故事,在举例子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例子是为了论点而服务,不能过多地论述例子,喧宾夺主。结合实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通过自身的经历对所要表达的观点有所阐释和突出。在结合自身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自己对于题目或者工作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态度、规划、做法等,有助于考官全面了解考生,加深对考生素质的认知,从而给出客观的评价。
这几个要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答题的规范,要想真正做到脱出模板,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基础之上进行积累,也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做大量的点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