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开始,南京就有廉租房,目前已经配租了3600套,但退出的问题一直困扰我们。”南京市房改办副主任秦玲说。
作为保障房,廉租房以低租金的形式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安身之地。然而,很多起初符合租住条件的家庭入住多年后,随着家庭收入和人员数量的改变已不再符合租住条件,按道理应该腾退出来,让给符合条件的家庭入住,可与严格的准入条件相比,廉租房在退出环节并不顺畅,以至还被贴上了“终身制”的标签。
秦玲所说的困扰,源于一则南京本地的新闻,有媒体报道“南京10年间累计收回3套廉租房房源,另有2800余户退出廉租房租赁补贴保障,退还房租补贴120余万元。”
那么,造成廉租房“住得进去,退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南京市在廉租房退出方面制定了哪些办法?作为一种流动的福利,如何让廉租房流转起来为真正需要的人提供住房保障呢?
回收的廉租房都不是主动腾腿
针对南京市10年仅收回3套廉租房的报道,秦玲坦承廉租房在收回时确实存在很多困扰。
“实际上我们收回的是4套”。秦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据她介绍,这4套收回的廉租房也并非因为居住者收入提高而主动退出的。
“4套房子中,有3套是孤老居住的,3位孤老去世以后,我们收回了其中一套,还有两套是强制收回的,因为他们的亲戚想把房子租出去挣租金。”此外,“还有一套是父子两人申请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儿子犯罪判了死刑,房子空了之后我们收回的。”
房改部门面对最大难题是骗租和瞒报收入的人群。秦玲给记者讲了一个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案例。
当地有一位邵姓女子由于残疾又没有房子,一直借住在亲戚家里,因此她申请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可过了几年以后,她亲戚居住的公房拆迁,邵姓女子隐瞒自己已有了经济适用房,又向当地拆迁部门和房管部门申请保障房,此后,当地给她安排了一套廉租房居住,但在材料审核时发现她已经有经济适用房了,但邵姓女子则坚持一套也不退。
“没有强制执行权,我们只得提请法院,刚开始法院也比较为难,可后来开了庭,但两年多了,法院判决也没下来。因为各方面考虑她毕竟是残疾,生活又困难,谁都不愿意去强制执行。”秦玲说。
据《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应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显示,对最低收入和低收入无房家庭以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保障方式为主,租赁补贴方式为辅。因此,廉租房不仅在实物配租环节存在退出难,在补贴资金上也存在骗取、多占的状况。
“每年街道办事处都会对享受廉租房的家庭进行收入、人口及住房状况审核,复核结果经区民政、区保障部门认定,对不再符合廉租房保障的家庭将追回补贴。”秦玲说,今年已经查核2800户不再符合补贴条件,停止了补贴,但这里面有237户是已经多拿了,现在我们追回了120多万。
“廉租房退出机制的设计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很多城市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廉租房制度是政府针对城镇最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制度,但目前很多经济条件已经得到改善,不再符合承租条件的人,依然住着廉租房,或者把房转租出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纪昌说。
在他看来,廉租房对廉租户来说是一项流动性的社会福利,而不是一项终身制福利,已经不符合租住条件仍住在廉租房中的人削减了廉租房的社会福利作用,使得符合租住条件但尚无房屋可住的人享受不到这一社会公共资源,不利于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因此,各地已经开始将目光从廉租房建设转移到了后期管理上,记者了解到,杭州是较早施行廉租房退出的城市之一。据媒体报道,杭州在2011年时,注销了400户家庭的廉租房保障资格,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退房手续,把房子让给更加需要的人,事实上,这已经是杭州第三次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廉租房住户了,加上此前的退出人数,杭州市房管部门已累计注销了1158户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