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酷暑天气,室外热浪滚滚,可是在一些城市的购物中心、酒店会所内空调温度设置过低,一进门就感觉寒气逼人。《新民晚报》24日的报道更是爆出,在上海的一些电影院里竟然出现了出租毛毯业务,因为放映厅里的实测温度只有20.4℃。许多酒店、营业厅、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温度也远低于国家规定的26℃。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公众有条件享受空调带来的舒适是一件好事,可是空调温度为什么设定这么低?一些场所的物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规定要求员工标准工装是西装、长袖、长裤,员工形象代表了企业形象”,有些商场温度过低则是因为空间太大,各个区域制冷效果不一,所以宁愿温度低点也别让顾客因为热而感觉像集贸市场。
原来是为了面子。商场为顾客创造一个凉爽的购物环境无可厚非,可是将空调温度设置为适应那些“代表企业形象而西装革履的员工们”就很难理解了,西装革履的员工怡然自得,穿短袖、裙子的顾客却感觉寒气逼人,显然企业在追求美好形象上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而且这还是极大的电力浪费。
为了企业形象造成电力浪费的还有过度照明现象。一些购物中心、酒店会所为了招揽顾客设置发光字牌、灯箱标语这都是合理的。可是有些场所门前人工搭建了许多景观照明设施,探照灯、霓虹灯,还有各种造型的灯饰五光十色。更有甚者直接将霓虹灯缠着绿树上,让这些绿树承受着白天太阳晒、夜里灯光烤的煎熬。
与这些电力浪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相关部门预测,如遇持续高温高湿度天气,华东和华北地区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将出现电力缺口。一些地区的部分行业和乡村甚至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可能有人会对这种浪费满不在乎,认为反正花的是商家的钱。甚至还会有人将此视为“财大气粗”的表现,花点“小钱”装点了面子很值。可是我们可以算算账,就可以知道这背后的影响有多大。
科技部印制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称,如果全国的户外景观灯(共约600万千瓦)在午夜至凌晨时段及时熄灭,那么每年可节电88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46万吨;夏天如果全国1.5亿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
把空调温度设置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减少景观照明建设、缩短照明时间,这样既能满足正常的工作生活需要,又能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在找不出这么做有什么不好或者为难的。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一个国家亦是此理。无节制的浪费不适合中国国情,也和勤劳、善良、节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道而驰。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过程中,全社会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积极性,“光盘行动”迅速成为时尚,那么,现在就请我们把眼光从“盘子”里放开些,在节能减排上再来一次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