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马车喝污染水,表达了两种极致的反方向进化和造化:工业发展了,污染严重了;生活富裕了,生存却成了问题;物质文明了,精神却倒下了。所谓的文明其实却是落后,贻误子孙后代。那么,靠什么拒绝开“宝马”喝污水?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宝马车,喝污染水,显然不是我们期待的工业化、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首先,靠科学发展。要科学计算环境生态容量,这也是体现在生态上的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不要小牛拉大车,更不要不自量力地发展经济,要给环境承载力留有余地和空间。不考虑环境能否承受得住,只能换来劳民伤财的败家子工程和发展,即使发展了还不如不发展好。
其次,靠生态优先。到底是政绩优先还是节能环保优先,到底是GDP优先还是生态优先,这不仅考验着行政的执政伦理和道德,更考验着生态伦理的底线,是要保官员自己的乌纱帽,还是要卸掉污染帽子,是要保自己位子而不顾一切的发展,还是要坚守生态绿线的刚性,这背后是发展境界的高低。
第三,靠责任担当。以人为本不仅要看怎么说,更要看正在做什么,表现在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上的以人为本,最起码的责任担当是让人民群众能够看到蓝天白云,能够呼吸畅快,能够喝到干净的水,一些官员对于群众身体健康比较负责,可是一旦说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就不那么积极,因为环境污染一是泛指,二是潜性,三是未来性,四是不确定性,和官员的积极与消极很难划分和确定责任。
第四,靠制度落实。治理污染,如今不缺资金,不缺法规制度,缺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纸上保障,要让纸上、墙上的法规制度落地,需要落实力,而落实力又需要曝光、调查、通报和查处问责来保证,需要让违法者害怕和战战兢兢来保证。如果执行制度时想方设法打擦边球,消极应付,搞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和违法者沆瀣一气官商勾结,那么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制度而不是有落实力的制度。
中国拒绝开宝马喝污水的现代化,尴尬的是如今这样的情形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恶化,如果不能以刮骨疗毒的魄力来对待环境污染,如果不能将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对环境污染零容忍,如果将破坏式发展引以为荣而不是引以为耻,那么开宝马喝污水的日子恐怕一时半会儿还难以避免。开宝马喝污水的现代化日子,人人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既然大家同命运,那么就要共担责,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开宝马不喝污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