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面试主要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根据职位特点,经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同意,也可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文件筐作业等方式面试。特整理河南公务员面试资料供广大考生参考。
新华视点
“你幸福吗?”这曾经是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11月8日,在我国第14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记者们身上。
社会转型期,作为“瞭望者”的记者面临怎么样的考验和困惑?又该如何铸造“铁肩”,担负起时代的道义?
不失真、不失语、不失格——媒体影响力面临多重考验
近日发生在长沙机场的“诈弹”事件中,涉事航班紧急备降南昌后不久,一名乘客迅速发布微博,图文并茂地现场直播事情经过,领先官方回应半个多小时,将所有媒体甩在身后。
在“人人记者”成为潮流、自媒体日渐活跃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面临着速度、深度、角度的三重考验,也给记者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不仅仅在时效上,自媒体盈利模式也刺激着传统媒体。短短6个小时,5500个会员席位售罄,实现收入160万元,这是自媒体视频脱口秀主讲人罗振宇的大胆尝试。
全球范围内的媒体变革已经开始。如何高效集成多媒体报道,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是每个媒体和记者都“苦思冥想”的问题。
来自科技的挑战只是一方面,来自行业自身的挑战也不小。业内人士发现,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上,个别媒体和记者选择性地“失声”,甚至习惯性沉默,甚至对采访对象“分亲疏”来决定是否报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认为,对新闻媒体来说,几个底线不能突破:第一,不失真,要保持新闻真实性;第二,不失语,在民众渴望了解信息的时候不沉默;第三,不失格,不降低自己的品格;第四,在重大方针政策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说到底,记者要有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方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
压力山大、随时待命——新闻战士渴望“体面”
“忙起来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些同事入行后很快发福,大家知道是因为生活不规律,干这一行,冷暖自知。”曾在南京一家都市报做记者的陈初说。
“压力山大”、随时待命、熬夜写稿、没有休息日,成为很多记者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新闻不会听你安排,出差时间比在家长,以至于一段时间不出差自己都不习惯。”南方一家媒体的调查记者张先生说,一线记者几乎成了“吃青春饭”的行业。
“考核排名压力大,你不干还有一大批年轻人等着你的位置呢!”陈初说,回头来看媒体圈的竞争“有点残酷”。
一家网站的调查显示,49%的记者一日三餐“不规律”,多数新闻记者工作压力大,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头痛、头昏和全身酸痛症状。生活高强度、快节奏,而相应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却在下降,媒体从业者排在单身职业第一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建云认为,记者从来不是一个“赚大钱”的职业,但是应当保障他们有“体面的收入”和“体面的工作”。“在和平年代,记者是高危职业。不少记者因为灾难新闻、突发事件和调查性采访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保护记者,需要从待遇、荣誉、安全等多个方面着手。”
公信力靠制度和操守双重维护
近年来,迎合“审丑文化”,盲目“博眼球”、制造轰动效应,成为公众诟病媒体记者的问题。有偿新闻、虚假报道、新闻敲诈……不可否认,记者这个行业也有“害群之马”,也有不正之风。对于职业操守,记者们怎么看?
小徐是一家市场化财经媒体的记者,她说:“最近个别新闻从业人员违法违纪事件发生后,一些采访对象见到我,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看不起的神情,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广州日报的李婧认为,行业内出现一些问题表明,经过大浪淘沙,负责任的媒体会更加持久,搞有偿新闻等是急功近利、自取灭亡。“从国内外媒体发展的规律看,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那些具有良好操守的媒体和记者,我坚信中国的媒体环境会越来越好。”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李良荣教授说,最近发生在新闻记者行业内的个别负面事件,关键在于一些新闻单位和记者丧失了职业操守和职业底线。“世界各国都出现过职业失范的记者,出现问题难免,关键是用法律制度和行业道德来解决。”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并列,提升到新的高度。“公信力需要制度和操守来双重维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认为,在当下中国,尊重并保护记者的权利至关重要,同时,坚决打击“害群之马”、捍卫媒体伦理,引导记者用好报道权、监督权,为社会发展进步清除阻力、凝聚合力、激发动力。
规范新闻职业道德,中国新闻界正在行动。来自中国记协的统计,截至今年5月,河北、上海、湖北等地已率先建立起省一级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查处,推动新闻行风建设,形成行业自律的长效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