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并非是万能的
在曹凤岐看来,存款保险制度也并非万能的,谁都不愿意看到银行倒闭,即使有存款保险制度也不意味着储户就能得到全额赔偿。因此,存款保险是防火墙,但不是风险终结者。“除存款保险制度外,监管层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对表外业务的管制等都是防控银行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还有,对于存款保险制度,大、小银行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分析人士称,大银行由于其巨大的吸储量,需要缴纳的保费也更多,但对他们来说,多缴的保费并不能带来什么收益。由于大银行倒闭带来的社会损失远大于财政救助所需要的资金,因此大银行面临倒闭风险时,政府一定会“兜底”的,这是金融监管的潜规则。所以,对于“中农工建”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对存款保险制度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
光大证券之前发布的一份投资报告称,存款保险制度长期来看有利于银行业的规范发展,但短期内银行多缴纳的保险金或将给其带来一定财务压力,同时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也将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
对此,曹凤岐表示认同,他的观点是,一方面,由于需要缴纳存款保险的保费,将增加银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弱于大型商业银行,出于对偿付能力风险的考量,民众更愿意将钱放在大型银行,这将对中小银行的存款业务构成压力。
另一种假设是,存款保险制度只在民营银行间设立,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分析称,如果只有中小银行加入存款保险而大银行不加入,可能会出现中小银行因为经营成本比大银行高,从而冒险做更高收入的业务,从而弥补损失的问题。但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危机的发生。
因此,曹凤岐指出,存款保险制度要将所有银行全部纳入,保费也要强制性缴纳,就像是“交强险”一样。
此外,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对于将要申办到银行牌照的民营银行来说,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前,拿到牌照的这些新银行的日子应该是比较好过的,可以和国有银行一样,享受高存贷利差带来的好处。但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银行的盈利能力将更多地取决于各自不同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到那时,谁能赚钱,谁会倒闭,就不好说了。
市场最担心的事情是,由企业发起成立的银行变成这些企业新的融资渠道,成了各自的“提款机”。这样,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它们成立的银行也会受到牵连,而银行倒闭波及面就远不止企业倒闭那样简单了。“在国外,资本跨实体经济和金融业经营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不过其背景是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和相对宽松的准入门槛——这也是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黄隽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