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昨日宣布辞职,计划明年年初正式卸任。在历任美国驻华大使中,恐怕除了司徒雷登和老布什,就数骆家辉的知名度最高,同时争议也最多。许多网友看到骆家辉辞职的消息,不自觉地就想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著名檄文《别了,司徒雷登》,然而,骆家辉毕竟不同于司徒雷登,今日中美关系毕竟有别于旧中国,因此对待骆家辉辞职还需以平常心看待。
骆家辉之于中国人而言,确实有许多遮挡不住的魅力,他祖籍广东台山市水步镇长塘吉龙村,是美国历史上的首位华裔民选州长、首位华裔商务部长、首位华裔驻华大使。因为华裔的身份和血统,从其获任驻华大使开始,国人对骆家辉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同时,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比较看重骆家辉的华裔身份,希望借此体现美国对中美关系的高度重视。毫无疑问,骆家辉凭借特殊的背景和身份,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国媒体也曾刮起过一阵“骆旋风”,以至于一些人误认为骆家辉会“帮中国说话”。实际上,这样的朴素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永远高于私人情感。骆家辉虽是华裔,但他首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更是代表美国国家利益的美国人。这就决定了骆家辉之于中国的第一身份是“美国驻华大使”,他注定只会“帮美国说话”而不是相反。在骆家辉的辞职声明中,他盘点了为美国人民做出的业绩:促进美国对华出口增长、开拓美国企业在华市场、推动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为美国国内创造就业岗位……这些都是驻华大使的职责所在,代表的都是美国利益。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驻华大使骆家辉,避免因华裔的身份标签对其行为产生误判。
除了华裔身份,骆家辉的“平民形象”也颇受媒体和国人关注,不少媒体毫不吝惜地称其为“平民大使”。他乘飞机坐经济舱,身边没有大量随从,以及背双肩包、自己用优惠券买咖啡……这样的“另类”表现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和称赞,但事实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解偏差。一是没必要给骆家辉戴上“廉洁”的夸张大帽,因为他节省的并不是公费,省下的钱都进了个人腰包。美国政府部门大多采用Per Diem(拉丁语“每天”的意思)制度,政府只是根据官员出差地区的不同发放出差补贴,不需要提供任何的发票或收据来报销,也就是说,花费越少留在自己腰包中的补贴就越多。二是个人“生活秀”是美国公共外交重要组成部分,骆家辉确实比大多数驻华大使更受中国人青睐。近年来,美国特别重视公共外交,骆家辉的中国面孔,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正是公共外交的典型代表。骆家辉在中国展示出来的形象,不仅仅是个人的率性而为,同时也是美国对华外交的一部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不能忘记骆家辉背后代表的国家是美国。正如骆家辉在提名演说和辞职声明中,一再强调“帮助美国管理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骆家辉辞职了,他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以来为促进中美交流与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昨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对此表示赞赏。无论是他的到来还是辞职,抑或如政治分析人士所言,回国角逐2016年总统选举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切记骆家辉始终代表的都是美国,作为中国人当以平常心看待。新的驻华大使不久后就会产生,但无论是谁,中美关系已经建设成为一座摩天大厦,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方向都不会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