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对外表示,教育部准备近期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通知,已经出台关于指导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意见。不允许拿着各种等级证书当作进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王定华还强调“以改革的精神推动解决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小升初阶段当前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是世界各国的教育原则。在我国,早在1986年,就被写入了第一次制订的《义务教育法》。在2006年重新修订并实施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中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但具体情况如何?以北京为例。
尽管北京市多次制订政策要求“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但具体落实情况却南辕北辙。从2008年开始,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把制订“小升初”政策的权力下放到各区县,北京市教委出台的“小升初”政策中,只有就近入学和特长生两种基本方式,但各个城区出台了多种入学方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把调查得来的数据汇总,最后得出的数字让人大吃一惊:2010年,北京市8个城区“小升初”入学方式竟高达15种。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包括特长生、推优、条子生、共建生在内的入学方式,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似乎成为“小升初”的主流。
近两年,原有的入学渠道没有变化,却新增了学校的几种挑选方式。在五年级学生中提前选拔初中生成了几所热门学校竞相争夺生源的新手段。此外,依据各种证书,获得各个学校入校的单独测试,也成了一条主渠道。入学是考试选拔,进校后再把学生分类,也成了各校的通用办法。现在不少示范性初中校,都存在数学、英语等各类“实验班”。
多年来的各种强调,规定、政策的出台等,不仅没有使北京小升初乱象得到治理,反而更加复杂混乱。面对中学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家长从现实考虑出发,不敢放松对孩子的考试压力,使学校减负,家长课外增负,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怪圈。
如今,再一次重申解决北京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问题,而且是“以改革的精神推动解决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小升初阶段当前存在的问题”。让人再一次重获信心的同时,也疑问重重:多年形成的校际差距多长时间能够拉平?如何保证以权择校受到监督?多年“小升初”现象形成的相关利益集团,包括与名校共建的单位,学校办的各种“坑班”如何被打碎?
其实,大原则教育部相关人士已经做了回答,“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促进信息公开,招生过程中邀请家长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信息公开是教育部2014年在小升初方面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信息公开当然是照亮一切背后操作的阳光,不过也已经是老生常谈。近年来,教育部及北京市政府等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力度,效果如何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历时半年,对北京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各区县教委、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及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四区的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公众尤为关心的“小升初”环节,信息公开情况不佳,没有一所中小学在网站上公示当年小升初结果;信息公开监督电话打不通变成摆设。
之后,研究人员向北京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10多个区县教委、10多个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的信息公开办公室及四个区的34所中小学,共计70个单位,通过快递寄交申请函和申请表的方式,提出公开2012年北京市小升初招生信息的正式申请,可是回复率很低,仅9个教委发回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4个招考中心给予电话回复,34所中小学均未对小升初信息公开申请做出回应。即使回复的单位,内容也大致都是“正在统计”或者“属于非信息公开范围予回答”等敷衍语句。
先有法律做保障,后有规定、规范、通知来细化,结果却是这样,让人怎能不对政府权威性和政策落实能力提出疑问?但愿此次再次重申就近免试入学,能够有所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