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人艰不拆” “细思恐极” “累觉不爱” “不明觉厉”……喜欢上网刷微博的苏西对于朋友微博中的各种奇怪词语着实有点无法理解。这些见所未见、仿佛来自外星语言一般的四字词语,让苏西无奈地感慨自己跟不上“网络时代进步的洪流”。而从诞生之日起,“新成语”就毁誉参半;也有高中语文老师对当下“新成语大热”表示担忧。
【热点解析】
面对一些网络成语,为什么有人表示反对表示担忧呢?一是因为不易理解,比如“喜大普奔”,如果没人告诉你这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意思,恐怕是不知其然一头雾水。二是因为缺乏美感,认为它是“快餐文化”,毫无美感可言。比如“十动然拒”,就只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这句话的缩写,没有任何文学加工,谈不上美感和文学性。因此,当同学们对新成语接受和使用程度不断飙高,对传统成语冷漠甚至拒绝的时候,就引起语文老师的忧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没人推广、没人号召、没人要求,“新成语”却在这种生态中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流行的元素。借用仓央嘉措的话说——“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如今在某些场合,你要再说“目瞪口呆”,别人就认为你“out”了。因为更新更潮的“我伙呆”(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占据了时尚的位置。
没必要对新成语心怀偏见,更无须如临大敌。语言文字,本来就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并在生活中砥砺沉淀,最终成就大众公认流传久远的精华。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时尚的东西。一百年前,读书就不是现在的读法,吟诵是那时读书的常态;现在再要大家摇头晃脑拖音拉调,恐怕很难实行。同样的道理,网络技术出现以前,或者思想专制时期,上述那些时尚鲜活、很新很潮的成语,也不会应时而生,成为新时期交流沟通表情达意的工具。
不能因为不易理解,就否认成语存在的价值。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如果不借助《成语词典》一类工具用书,不也同样晦涩难懂吗。就像“尺璧非宝”“驻景挥戈”“沦肌浃髓”等等。正是因为难懂,才有了一探究竟的引力;直白如水,又有何趣?以新成语“细思恐极”为例,现在社会上许多现象,比如向母猪肉添加胭脂红、卡拉胶后假冒牛肉推向卖场,比如用含有碱性橙和罗丹明染色剂染红玉米皮掺入辣椒面,再比如香烟涉铅,香水涉毒,连洗衣机都能致人死命,乃至几年前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真可谓“细思恐极”(仔细想想,觉得恐怖至极)。这就比“骇人听闻”“担惊受怕”来得生动、来得传神。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宽容接纳,反而要拒之千里?
至于没有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不具有流传价值的词汇,迟在会被淘汰掉的。现在许多古语例如“黔首”“尔等”“贱体”已经退出甚至弃用,就是生动的证明。再说,语词是沟通交流的工具,只要能表达情感传递心声也就够了。加之新词语生动有趣,带有时代特色;说的人清楚,听的人神会,何不让其自生自灭呢。没准,它还会成为经典词汇的沃土。——谁能说千年之后,“正龙拍虎”不会成为有益有趣的典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