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注定会有大作为
“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示范区,为全国、江苏的现代化建设探索新路。”这是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人间天堂”苏州,给自身定制的“率先”新坐标。率先现代化无疑令人振奋,那么,为什么是苏州?
为中国决策者提供“制高点”
苏州,从来是历史的主角之一。“江南雄州”、“苏湖熟,天下足”、“衣被天下”……上溯唐宋,下延明清,苏州的辉煌曾历经千年。如今,苏州以现代化的率先谋划再次站上时代潮头。
“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曾提出殷切希望。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片充满活力、屡创神奇的土地,似乎总能为中国的决策者提供谋篇布局的制高点。
“现在,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在这样的水平上,下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吃穿用、住房、就业……”早在1983年2月,到苏州考察后的邓小平就对此由衷感慨。苏州活跃的集体经济和对“翻两番”的强烈信心,为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从由农转工的“苏南模式”,到由内转外的“开放样板”,再到全面小康的“现实模样”,苏州人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交出靓丽的成绩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今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作为苏南发展的“领头羊”,苏州又一次找准新的历史方位。
“我们责无旁贷地走在最前列,满怀信心地当好现代化的排头兵。”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对半月谈记者说,苏州将为全国开路,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苏州为什么能
对苏州而言,基本实现现代化已不再遥远:2020年人均GDP达到18万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7.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8万元;城市化率 75%以上……“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让今天的苏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接近伟大的梦想。”原苏州市委书记王敏生说。
2005年底,苏州宣布率先达到江苏省设立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然而,苏州并不满足于此。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是基础。数据显示,苏州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紧随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之后,在同类城市中位列第一。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6%,超出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标准。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等苏州所辖的县级市,稳居全国十强县前列,苏州境内还有12个国家级开发区,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基本实现现代化,更要看百姓的感受。去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8万元和2万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4%。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去年,苏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3:1,是全国差距最小的地级市。在这里,农民和市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周文蓉介绍,2012年苏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提高至570元,实现了低保、养老、医疗三大保障城乡并轨。其中,医疗保障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如今,漫步苏州城乡,“宜居新苏州、创业新天堂、幸福新家园”的模样已然显现。
敢想、敢干,还得能干
苏州,一直是个心头有高度的地方。据《苏州全国之最》中记载,苏州在清末之前曾创造了548项全国第一。历史的高峰为今日的苏州树立了标杆。身处长三角、临近大上海,苏州人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自加压力与时间赛跑、与机会赛跑,练就了一身攻坚克难的好本领。
苏州市市长周乃翔介绍,改革开放35年来,苏州创造了一系列“管用”的经验,最可贵的是“三大法宝”,即“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和“园区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凝炼而成的苏州精神:崇文、融合、创新、致远。这些都是苏州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最有力保障。
有了精神的滋养,苏州人敢想、敢干,并且能干:当很多地方担心集体办企业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时,苏州的乡镇企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国家不给政策,昆山人自己掏钱办开发区;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刚发表,张家港人早已听得“春潮”谋划发展;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19年不间断向新加坡学习,成为中国向世界取经的“经典之作”。
如今,一路“率先”的苏州人已再次铆足干劲,踏上现代化新征程!
与历史上的高峰比,与世界发达地区比,甚至与国内一些城市的优势比,站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关口的苏州仍存诸多不足。而时刻保持清醒并善于揭短的地区,注定会有更大作为、更高梦想。
从文化地标审视苏州
历史给苏州留下了昆曲、评弹、苏绣等至今流传的文化符号,而今天的苏州能给未来留下什么样的文化积淀呢?
面对发问,苏州人没有回避,他们认为,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角度看,“文化苏州”的潜力还很大。苏州文广新局副局长谢芳坦言,尽管今天的文化形态不能简单与历史类比,但就文化符号而言,今天的苏州并未走出历史的峰值。
在波澜壮阔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复兴的梦想中,苏州以特有的毅力坚守“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同时也有一份纠结:拿什么越过历史的文化高峰?当然,这高峰不只是文化,还包括创新能力、雄才大略、深厚底蕴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走进苏州的大街小巷、阁楼民居,时常会看到一幅镶嵌在画框里的《姑苏繁华图》。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的这幅长长画卷,记录着200多年前的繁华。
然而,繁华决不能止步于往昔。今日的苏州正在集体审视着曾经的荣光,也在构思着未来的城乡文明高地。苏州的现代化,一定不能忘记文化苏州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和责任,要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苏州气派、中国气派和现代气派的文化,一定要为子孙后代增添更多或悠远清新或荡气回肠的底色!
“人间天堂”的生态之忧
“吴门烟雨色迷蒙,小桥凝碧水悠悠”,纯净的江南水乡曾光彩夺目,但如今的苏州生态透支得太厉害了。“没有良好的生态,就算不上人间天堂!”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郑重地说。
忧虑来自现实的挑战。一眼望去,不是楼房,就是厂房,这是苏州现在给人的直观印象。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城市化、工业化,“鱼米之乡”的生态系统遭受了全方位冲击。“苏州发展快,但依然没有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魔咒。”一些学者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苏州人认这个账,特别是越接近复兴目标时,越对生态欠账持有一份愧疚。2013年的这个秋冬之际,苏州的雾霾天气与去年同期比有所增加。这对于以江南水乡自傲的苏州人而言,是挥之不去的刺痛。
发展与生态的冲突,是富足的苏州必须直面的困局。而走出新的天地,必然是一场考验智慧与良心的斗争。
后工业化时期的“结构之痛”
其实,无论是文明文化的复兴与融合,还是生态的冲突,都与苏州发展结构中的隐患密切相关。作为全国第六大城市经济体,经济指标的繁荣无疑是现代苏州一张亮丽的名片。但在显性经济成就的背后,苏州同一些发达城市一样无可避免地正经历着结构性矛盾之痛。
10年前,一场关于苏州发展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的舆论交锋,让苏州人在不太服气中紧锁眉头。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一度达到280%,进出口总额曾连续16年年均增长超过50%的地区,苏州畅享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增长快感。但是,一个高度外向化的地区,必然存在受制于外部环境的风险。
这个风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暴露无遗。“过去接待外商应接不暇,西服天天穿在身上,而现在一周穿不上几回。”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志明真切感受到大环境的变化。
2005年,苏州率先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时,也总结了自己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结构中外资一支独大,在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一支独大,在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一支独大。
目前看来,苏州应对金融危机的成绩是出色的,结构之痛也让苏州不再止步于“世界工厂”、“苏州制造”,开始更加专注可持续、内生型发展,向“世界办公室”和“苏州创造”转型升级。但是,服务业仍然是严重制约苏州发展的短板。且不说很难达到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70%的水平,即使写入苏州十二五规划的服务业占比48%的目标,实现起来也还相当艰巨。
另一方面,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离不开人的现代化。在统计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人均量时,苏州总有一个颇费思量的分母:是按户籍人口?还是按常住人口?还是按总人口?
不同的分母,意味着有不同的追赶目标。而对于600多万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苏州人而言,如何让他们与苏州本地人一起,迈向富裕文明的现代化生活状态,也是苏州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的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