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笔试刚刚落下帷幕,面试又即将开始了。相对于笔试,面试对考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面试更考验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临场反应能力,要求考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知识功底。这就需要考生加强答题练习与知识准备。其中在知识准备方面,只要考生通过笔试就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可借鉴迁移——那就是申论的思维方法
申论与面试都是公务员基本能力的测查。二者在内在实质、思维形式上有极大的相似处,就比如面试中的综合分析类题目直接被称作“小申论”。
首先,
申论态度讲求中庸、理性、平和,这在面试中无疑也是需要的。中庸、理性、平和的态度实质就是要以一个公务员式的思维要求自己,答题时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态度不偏不倚,不能偏激片面。比如对于一则网络信息,普通人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支持、可以反对、甚至可以调侃。但是如果以国家公务员的角度来评价这则信息,那么就需要冷静审慎得多。需要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客观审视信息、分析利弊、做出评价,才是最安全理性的。
其次,
面试通常是题干设置一句话或一个情境让考生就此展开,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形式让很多考生无从下手、逻辑混乱、内容空洞。此时可以借鉴申论分析问题的逻辑,按照社会问题的四大要素,即表现——影响——原因——对策这个顺序来梳理问题。其中:表现,即分析问题的个例体现。影响,即分析事件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接下来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按照这个社会问题四大要素的逻辑梳理问题既可以完整分析事物,使答案有一定的逻辑性,也易于内容细化深入。
再次,
在申论中为了方便考生科学认知问题、理解运用政府处理问题的常规程序方式,梳理出很多现成的技巧方法。比如分析原因的方法、提出对策的万能框架,这些均可运用在面试答题中。比如提出对策的多主体、多角度、多阶段的方式在面试中就很实用。多主体即从问题涉及的主体的角度提出对策,如解决就业难问题时,可以想所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怎么办、社会层面怎么办、企业学校怎么办、学生个人怎么办。多角度即从问题所需要的角度方面提出对策。常用的对策层面包括六类:制度机制体制、法律法规、执行监管、投入、观念、技术。这六类层面处理一般社会问题时实用性相当大,比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道德弘扬等问题的解决对策这几个层面都很有借鉴价值。多阶段即按照事物发展的前后顺序依次提出解决对策,比如解决物价高的问题我们可以想事前怎么办、事中怎么办、事后怎么办。这些对策的框架体系考生如能掌握好,在面试中答案可保证行之有效,充实丰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