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具体部署。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是件大事。温家宝同志曾经说过:“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我们现在在数量上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质量问题”仍是我们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无论是原材料的原因,还是加工、流通环节的问题,都一次次的挑战我们消费者的承受底线,帮助消费者重拾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已成当务之急。在刚刚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舌尖上的安全”,也是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剂猛药。
第一,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应该狠抓粮食生产源头,对于可能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要素严格把关,例如严谨滥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第二,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食品安全标准,早日与发达国家食品标准接轨;加大查处力度,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严格处理,对于那些恶意掺假掺毒的行为,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第三,对于农业应加大财政投入,很多制假掺假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如果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第四,消费者应该有维权意识,对于发现的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积极向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反应情况,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充分的发挥起民间监督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