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上午在这间教室上语文课,下午去那间教室上数学课,连班主任和同学也换了一批……不要奇怪,这样的上课模式或许在今后的高中将不是新鲜事。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近日透露,2013年已有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浙师大附中、青田中学、义乌中学等4所高中成为必修课走班试点学校。2014年1月10日据报道,浙江省教育厅计划在今年将试点增加到11所高中。对此,很多网友感叹:“以后再没有高中同班同学了!”
【理论深喉】
不可否认,在教育改革步履维艰的现实语境中,“无班级”教改模式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空前“颠覆”。因为这种模式,它既打破了过去以班级为核心的集体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交流面,又给个体差异的同学提供了较广的选择空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从这个程度上讲,其改革的初衷正与当下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不谋而合。
一方面,“走班制”改革在浙江算是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教育、招考模式之弊很多,民间各种改革呼声也一直不绝于耳。在假装“摸石头”,从未想“过河”多年以后,对于“中国式教育”的大手术似乎真的要来了。自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是其中有关“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化录取机制”的表述甫一公布,立即在教育界甚至全社会激起千层浪。各种猜测、讨论不断,甚至有专家在其微博中乐观“断言”:多年来我们所积累的关于高考的经验,不久的将来可能都没用了。
除此之外,“无班级管理模式”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道理谁都懂,而“无班级管理模式”则是与以前的“快慢班”有着本质的区别。“快慢班”是以催残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充满了教育歧视,特别是让分到慢班的学生抬不起头来。而“无班级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样,是以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为落脚点,因为学生的某门功课会选择学习程度慢些的班级,另外的功课,因为学得好,会选择学习程序快些的班级,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值得尝试。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此仍是忧虑重重。囿于当前“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一模式的真正价值未必就能全部释放出来。其原因在于,很多家长乃至老师,都不太愿意将自己的孩子当做改革的“小白鼠”,他们宁愿在当下这种弊病重重的教育中“按部就班”地将孩子送到大学的彼岸,也不希望承受这一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新闻中“家长们支持这种教育理念,但希望这种改革从别的孩子开始”便是明证。因此,要想释放这一改革的现实价值,我们要做的,或许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做好相关配套准备,并尽最大努力克服其前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只有如此,改革的良善用意才不至于被扼杀在摇篮里。
[启示]
没有人会否定改革的必要性,但要让人们承担改革的阵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教育改革,无论形式怎么变,能否帮助孩子进入好大学、未来有个好出路永远是家长衡量教改好坏的唯一标准。在“一胎化”的背景下,这种评价势必是谨慎甚至保守的。如果不能赢得家长的认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走太远,这就要求改革的操刀者必须兼具勇气与智慧,与其一往无前地冲入地雷阵,弄个粉骨碎身,不如步步为营、稳中求进。毕竟,即便是芬兰这样堪称义务教育奇迹,“国际学生评量计划”年年位列前茅的国家,其“无班级授课制”也探索和实践了近30年。
[措施]
目前,“走班制”改革尚处于摸索阶段,这种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试点仍难脱“一刀切”的窠臼。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与其在已就读学生中改革,不如从新生开始试点,并且在招生时明确予以告知,从而将是否走班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这样,招来的学生都是主动尝改革“头啖汤”的先行者,而不愿意的亦可以绕道走他校,各取所愿、各美其美,既可以打消家长学生对于重新分班的顾虑,也避免了存量改革因阻力过大而停滞不前。
更为重要的是,科任老师也要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之于传统的教学,在这一模式中,老师不但是教育者,又还必须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因为无班级管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减班主任对学生个体情况的知晓力度,使得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这就要求科任老师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不要上完课就走人,而要多观察学生的具体状态,从而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纠偏引导。
相关推荐: